
全球粮食市场风起云涌,黑海通道时断时续,化肥价格居高不下,联合国粮农组织9月食品价格指数还在128.8点徘徊,比去年同期高出3.4%。
俄乌冲突进入第四个年头,乌克兰谷物播种面积缩水两成,俄罗斯出口配额也受限,世界小麦供应紧巴巴。
中国却稳稳握着全球玉米近七成、大米六成、小麦五成一的库存,总量超一半。这不是闲着没事干,而是实打实的战略布局,为14亿人兜底。

先看国际大势。2022年俄乌开打,黑海谷物协议虽签了,但执行磕磕绊绊,2025年乌克兰还担忧明年收成,全球谷物出口格局生变。FAO数据显示,谷物价格指数9月虽微降到105点,但肉类植物油还在高位。
天然气煤价推高尿素成本,韩国巴西等地农田施肥都慌了神。非洲西亚饥饿人口逼近三亿,穷国进口成本翻倍。
中国早看清这点,耕地红线18亿亩死守不松,2024年底实际耕地19.4亿亩,永久基本农田15.46亿亩划定到位。

中国粮食储备世界第一,按每人每天一公斤算,中央库能扛一年零九个月,地方再加三个月,总缓冲两年有余。
美国农业部WASDE报告年年确认,2025年8月版全球油籽产量下调,中国玉米期末库存占比稳超六成。
过去十年,这数字集体涨了两成,从2015年的玉米四成五、大米四成二、小麦三成八,跃升到现在。不是天上掉的,是系统工程一步步堆出来的。

囤粮的核心,是端牢14亿人饭碗。2024年粮食总产首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多产740亿斤,人均500公斤,超国际安全线100公斤。
“十四五”收官,夏粮早稻秋粮全线丰收,2025年夏粮小麦2994.8亿斤,早稻570.3亿斤,秋粮在望再创新高。
为什么能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双管齐下。地方签军令状,卫星遥感盯万亩非农,违法占地终身追责,农田非粮化率降到一成二,比十三五末低两点五。

生产端,科技下田头见效。冬小麦双晚法,华北亩产从500公斤提550公斤,增一成。
东北玉米宽幅密植,株距缩五厘米,单产破千公斤,2024全国亩产升7公斤。种子迭代快,抗倒耐旱品种覆盖九成,节水滴灌两亿亩,效率高三成。
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机插水稻九成八,玉米机收九成五,劳动力省七成。良种补贴翻倍,贡献六成增产。
大豆自给率升四点,到2065万吨;油料近四千吨,自给近五成。黑土还厚三千万亩,盐碱地改稻亩产500公斤,这些硬招让产量年年上台阶。

进口是另一条腿,战略性补位。2020年总额980亿美元,十年翻4.6倍,2024年1.75亿吨。
2025年进口量降了,上半年6276万吨减25%,1-8月9090万吨降19.5%,8月1409万吨降5.7%。为什么降?国产玉米高粱顶上,饲料自给强了。
过去猛进大豆1.05亿吨、玉米小麦各3000万吨,猪牛羊肉水果翻番,锁低价避风险。
巴西美国澳大利亚农企赚盆满钵满,中国人餐桌升级,车厘子榴莲年进60万吨,肉食自给98%。人均消费虽追美人,但远未饱和,这进口是民生所需,更是防化肥粮价暴涨的先手棋。

储备管理精细化,仓储从平房变智能立体库。全国标准仓容7.3亿吨,比十三五末增5800万吨,低温库2.2亿吨,通风除湿自动化95%,损耗降0.2%。轮换出库常态,丰年托市收2亿吨小麦,紧年36城投放15日粮油,市场拍卖七成,企业万家参与,透明防腐。
资金1300亿预算增6%,应急通道直达边疆,2024洪涝投3000万吨,灾区零饥饿。四级储备中央地方企业农户齐备,物流枢纽加速,流通效率翻倍。

对比国外,中国底气足。美国玉米库存消费比12%,中国超80%;欧盟小麦两成,中国51%。
俄乌首年欧美粮价翻倍,中国超市米面不动声色。韩国尿素全靠进口荒了,中国自产八成稳供。9%耕地养五分之一人口,出口非洲建20座粮库,稳全球链条一角。
这囤粮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高瞻远瞩。疫情供应链乱、美元宽松推商品涨,中国提前抢购,津巴布韦通胀饥荒时,老百姓照吃不误。

古平籴升级数字平台,丰收APP直采,灾年一键投,效率高十倍。经济腾飞,饲料粮占比六成,匹配生猪7亿头出栏。未来,2025秋粮709亿吨在望,进口再降三成,自给韧性更强。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这步棋,走得稳当有远见。全球乱局中,14亿人饭碗是中国稳的底牌。产量稳、库存足、进口灵、仓储优,全链条闭环,民生有保障,国家有后劲。别人慌,我们不慌,因为早备好了。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