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3月的一天,帅仕高因眼疾躺在病床上休养。忽然,他听到几声轻且缓的敲门声:
“叩,叩,叩......”
帅仕高没有多想,起身打开了房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身着中山装、头戴黑呢帽的老同志。
“老同志,你找谁呀?”帅仕高疑惑地问道。
“老哥,我找的就是你呀!”来人微笑地说道。
说完,他笔挺地站在帅仕高的面前,深深地向其鞠了个躬。而这位“老同志”,就是开国元帅彭德怀。
此后,帅仕高更是被杨得志、杨成武等开国将军轮番宴请。
那么,帅仕高究竟是何身份?他为何会受到如此重视呢?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多年来的战乱蹂躏,社会秩序极度混乱。
彼时,土匪势力与地方豪绅、国民党残余势力相互勾结,在暗处为非作歹、煽动暴动,妄图颠覆新生政权。
20世纪50年代,解放军果断采取措施,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剿匪斗争。
这天,鲁瑞林(西康军区副政委)率军前往大凉山剿匪之时,意外发现了一位独眼汉人奴隶。
只见,此人面容苍老、头发蓬乱,脸上满是污垢,身上仅穿着一件单薄且破旧不堪的蓑衣。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老奴隶一听是“红军”(解放军)来了,眼里顿时有了光。鲁瑞林在得知这位老奴隶的姓名后,大吃一惊。
他赶忙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将老奴隶扶起,安排人将他接到了雅安,并迅速向中央做了汇报。
原来,这位老奴隶,就是彭德怀元帅苦苦寻找多年的船工——帅仕高。
当年,红军走后,国民党军卷土重来,点名要抓捕帅仕高。帅仕高的父亲、兄嫂等均未能幸免,被国民党百般折磨,只有帅仕高自己侥幸逃了出来。
他本想着跟着红军队伍走的,但却没能追上。无奈之下,帅仕高只好开启了东躲西藏的日子。后来,他来到了一个彝族家庭做工,这一躲,就是整整7年。
由于长期处在一个潮湿的环境中,帅仕高的右眼也被熏瞎。一直到解放军来到大凉山剿匪,帅仕高这才“重见天日”,回到了石棉县安顺场老家。
那么,帅仕高当年究竟做了什么,能让彭德怀元帅如此牵挂呢?
这一切,还要从1935年说起。安顺场,是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关键之地。彼时,蒋介石给沿岸国民党军队发去了电报,大意为:
收缴所有船只材料、搜集粮食“坚壁清野”、扫清射界(即焚毁一切可被红军掩护的居民房屋)。
而这里,有个大地主,手握安顺场大部分的房产和船只。若按蒋介石的命令行事,他的家业将毁于一旦,这让他如何舍得?
于是,他找到了韩营长(刘文辉部),小心翼翼地试探能不能不烧房子。毕竟,到现在还没看到红军的影儿呢,万一不来,那岂不是白烧了?
不出意外的,被对方好一通训斥。于是,大地主想到了一个“折中”的方法,那就是拿钱贿赂国民军军官。
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对方不肯,那一定是钱不够,再加就是了!就这样,大地主开始了上下打点:
“若是红军没有来,还望各位军爷手下留情,保我家产,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当然了,他虽然已经让船工们把船都沉底、销毁,但早已给自己留好了后路。他特意在南岸给自己留了艘船,想着万一红军来了,自己还能乘船逃跑。
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红军给抓了正着。由此,红军得到了第一艘船。
船有了,但没船工,该如何渡河?红军只好挨家挨户地做工作,争取船工们的支持。
第一个被敲开的,是帅仕高的家门。帅仕高,四川石棉县安顺场人,年仅21岁的他,已是渡口沿岸赫赫有名的“船老大”。
此前,帅仕高正按照地主的指示,与船工们一起沉船。结果,就碰上了红军,吓得他撒腿就跑。
毕竟,当地老百姓被国民党军队欺负惯了,以为红军跟国民党军一样,都是“吃人”的部队(主要也是国民党的故意抹黑、散播谣言)。
恰在此时,民团查夜,发现了红军,他们向红军开枪,还焚烧了两处房子。幸而红军反应迅速,火势才得以控制。
不久,回到家中的帅仕高听到了门外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只听门外的人说道:
“老板,你不用怕,我们是红军,专为穷人打天下。我们来这儿,就是为了打倒蒋介石的!”
帅仕高没有打开房门,而是透过门缝细细打量着红军。
他发现,红军根本就不是国民党口中那凶神恶煞的“吃人”部队,反而一个个礼貌、亲切,甚至有些还是十几岁的“娃娃兵”。
看着红军的穿着,帅仕高更是心疼不已。他看到,这些红军穿着破烂不堪,有的还光着脚,连草鞋也没有。
如果红军真的如国民党口中的那般残忍、剥削,他们怎会如此瘦弱,连草鞋也穿不起?帅仕高渐渐放下了戒备,取而代之的是心疼。
在红军的耐心动员下,他答应了下来,还征召来了许多船工。而且,这些船工并不是白干活,红军还会给他们“报酬”。
据帅仕高回忆,红军不仅会主动帮他们拉船,还将自己的口粮做成白米饭让他们吃。他吃了整整三大碗,这也是他为数不多吃饱的时候了。
当时,正值5月涨水期间。船工们有个规矩,那就是“涨水不渡船”。因为这一时期水流湍急,漩涡密布,船只会左右摇摆个不停,难以控制。
尽管帅仕高等人都是有着多年经验的船工,但面对着国民党的子弹,心里难免有些发怵。
可当他们看到红军一个个视死如归的样子,他们的心也被带动了起来。船工们奋力地划船,开始了强渡大渡河。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块巨大的尖石伫立在水中央,将渡船死死地卡在了那里。而这,恰在敌人的扫射范围之内。
情况危急,帅仕高与其他船工没有丝毫犹豫,纵身一跃跳到了礁石之上,猛推小船。在他们的奋力推动下,红军终于得以顺利渡河。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小插曲。敌人眼见红军即将成功渡河,仓皇逃跑之时,向帅仕高等人的方向丢出了一颗手榴弹。
所幸一位红军战士眼疾手快,加之引线未拉,迅速将其扔了回去。帅仕高等人才得以逃过一劫,没有受伤。
这场行动,共计77名船工,历经了七天七夜的艰苦奋战,终于将8000多名红军战士成功渡了过去。
不久,红军善待船工、红军开放粮仓等事迹也传遍了乡间,大家这才恍然大悟,红军是被国民党给污名化了,红军才是真正为穷人打天下的部队。
然而,红军走后,国民党军卷土重来,开始疯狂逮捕那些帮助过红军的船工。“船老大”帅仕高更是位于逮捕名单的榜首。
无奈之下,船工们只好过起了东躲西藏的日子。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的船工都回到了家乡,但“船老大”帅仕高却始终没有任何消息。
彭德怀元帅一直惦念着这位红军的恩人,责令务必要找到帅仕高。
最终,解放军在大凉山剿匪之时,意外发现了帅仕高,并将其妥善安置。从这之后,帅仕高才终于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1966年3月,帅仕高正躺在病床上休养。忽然,他听到几声轻且缓的敲门声:
“叩,叩,叩......”
帅仕高起身打开了房门,只见是一位身着中山装、头戴黑呢帽的老同志,帅仕高微微一愣,问道:
“老同志,你找谁呀?”
“老哥,我找的就是你呀!”来人回道。
“找我?”帅仕高有些发蒙,他仔细端详着这位老同志,只觉得那张脸庞似曾相识,却又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疑惑间,来人说道:
“对,就是找你,当年帮助我们红军渡江的船工帅仕高。”
帅仕高闻言,激动不已。这些年来,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那段往事,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回味。
他万万没有想到,已经十几年过去了,竟还有人记挂着他,这让他怎能不激动?交谈过后,帅仕高这才得知,自己面前站着的,竟是开国元帅彭德怀!
他赶忙搬出凳子,想要让彭老总坐下聊。但彭老总说什么也不肯先坐,执意让帅仕高先坐。
接着,彭老总笔挺地站在帅仕高的面前,深深地向他鞠了个躬。一瞬间,帅仕高的泪水夺眶而出,起身一把抱住了彭老总。
待平复好心情后,两人终于坐定。彭老总注意到,一个冒着枪林弹雨将革命送到彼岸的帅仕高,却穿着一件略显破旧的衣裳。
彭老总心酸不已,掏出了30块钱和3盒香烟递给了帅仕高,并表示,这是代表自己以及所有渡江红军向帅仕高表达的一点心意。
“老朋友,你一定要接着。”
临别之际,彭老总紧紧握住帅仕高的手,嘱咐他一定要多注意身体,好好修养。
他还承诺,待有时间了,一定会再来探望。如果有事,也可以随时去矿区招待所找他。
这次的见面,让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几天后,他来到了矿区招待所。刚一见面,彭老总就一脸微笑地大步走了过去:
“帅仕高,老朋友!”
谈话间,彭老总特意将当地领导叫了过来,郑重其事地交待一定要对帅仕高给予一定生活上的照顾,不能因为革命成功了,就忘记了英雄。
此后,帅仕高更是被杨得志、杨成武等开国将军轮番接见、宴请。1995年,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船工——帅仕高安然离世,享年84岁。
革命的胜利,是无数英雄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换来的。在渡江战役中,是帅仕高这样的船工冒着枪林弹雨,为红军架起了胜利之桥。
人民,永远是伟大的!
参考资料
大渡河船工帅仕高:第一个站出来为红军摆渡. 中国青年报
军旅作家为何对长征时老船工帅仕高念念不忘. 中国国防报
彭德怀拜会老船工. 档案时空
强渡大渡河战役:七十七名船工帮红军竞渡激流. 解放军报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