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在AGI Playground 2025的舞台上以科技创业者身份回归,与fellow创始人谢扬、独享创始人王登科及集合公园创始人张鹏展开了一场关于AI时代创业的深度对话。这场对话没有华丽的修辞,却以真实的创业经历和对技术的深刻思考,勾勒出当下科技圈的创新图景。
(一)罗永浩的回归:在试错中寻找方向
“其实我也没有离开科技界。”罗永浩的开场白坦诚直接。2022年5月成立新公司后,他带领团队埋头研发智能设备,用一年多时间烧钱验证了AR眼镜10年内难以商业化的现实,又因软硬件结合方案中软件出现工程灾难,不得不搁置原计划于去年底发布的产品。
如今,他带着纯软件方案重新出发,言谈间虽有对技术局限的无奈,却难掩对创新的执着。
回顾TNT项目,他坦言那是“因产品经理太超前,技术未跟上的失败”,但也正是这个被公众嘲讽的项目,在公司被收购时吸引了三家科技巨头的关注。“如果没有TNT,公司可能就原地解散了。”这番话里,有对过往的反思,更有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如今50多岁的他,仍希望在AI时代拼尽全力完成未尽的事业。
(二)谢扬的思考:用AI解放生产力
谢扬的fellow产品围绕“生产力”展开,希望借AI让人们更自由地做自己。面试时,当他谈到产品旨在让人们从格子间解放出来时,不少候选人眼中闪烁的泪光让他坚信,AI的价值不仅在于提升效率,更在于唤醒人们对生活的热情。
数据显示,fellow前四大使用场景集中在信息查询、数据查询、社交媒体发文和自动填表,其中60%为数据查询。有用户通过产品获得面试机会,海外用户付费用其做网站——这些真实的案例印证着AI工具正在切实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谢扬认为,AI时代的生产关系变革虽会带来阵痛,但正如美国二战后的工业革命,最终会催生新的岗位与价值。
(三)王登科的探索:关注AI时代的情感需求
当多数AI产品聚焦生产力时,王登科的“独享”另辟蹊径,关注人类情感需求。“一起睡觉”功能通过手机陀螺仪监控用户行为,让用户为了让AI角色睡好而养成良好睡眠习惯,1/5的用户喜爱这一功能,甚至有用户因高频使用导致屏幕损坏。
“陪伴这个词太刻意。”王登科更希望通过非聊天交互建立自然的情感连接。他认为,即便大模型不断进化,细腻的情感陪护仍需创新的交互设计。“独享”的用户留存率高,正是因为团队持续探索着人与AI建立情感的新方式,而用户数据的积累也让AI更懂用户需求。
罗永浩试用众多AI软件后,发现垂直领域仍有创新空间。以Email工具为例,他认为通过优化工作流设计,即便不做大模型,也能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未来3-5年,人机交互设计仍至关重要。”他以邮件处理为例,测算出好的UX设计能为用户节省2/3以上的时间。
谢扬认同GUI不会消失,因为人类作为视觉动物,对图形化表达的需求永恒。他畅想未来的GUI将是数据与智能流动的形态,而王登科则观察到,大模型让人变懒的同时,用户对产品美感的要求更高,多元交互仍是创新方向。
对话中,三位创业者的实践折射出AI时代的创业逻辑:谢扬用工具解放生产力,王登科以情感连接创造价值,罗永浩则在效率与体验间寻找平衡点。当被问及大公司竞争时,谢扬从人才、组织、认知三方面分析小团队的优势,王登科则强调独立创新与多元价值的可能。
罗永浩感慨,苹果等巨头在AI革命中反应迟缓,反而为创业团队留下空间。他计划通过播客与科技领袖深度对话,并筹备年终科技大会,希望为年轻创业者搭建平台,推动AI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这场对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真实的创业故事和对技术的深刻洞察,展现了AI时代创业者的思考与探索。罗永浩的回归在科技圈激起涟漪,让人们对AI时代的产品创新多了一份期待——毕竟,在这个充满可能的时代,每个真诚的探索都值得被看见。
更新时间:2025-07-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