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雷!90万人血本无归,“传销巨头”骗局崩塌,涉案资金超100亿

7月16日,据衡阳市警方通报,海汇国际的重要嫌犯刘某终于被抓捕归案。

海汇国际传销案,是近几年中国规模最大、涉案金额最高的金融传销案件之一。

不仅波及了港澳台及东南亚,90多万参与者中,多数人几乎血本无归,传销层级高达32层,而且涉案金额高达100亿资金,非法获利50亿元。

这到底是怎样一场令人心惊的骗局呢?

精心包装的投资陷阱

这场骗局的起点要追溯到 2018 年,当时,“海汇国际” 打着 “外汇投资” 的旗号悄然上线。

他们对外宣称自己是总部位于马来西亚的跨国金融集团,业务范围涵盖外汇交易、贵金属投资、房地产等多个领域,把自己包装成一家实力雄厚的国际金融机构。

为了让这个骗局看起来更加可信,海汇国际可谓是煞费苦心。

他们不仅伪造了与多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协议",还PS了所谓的"国际金融牌照"和"监管证书"。

更夸张的是,他们甚至找人假扮成海外高管,录制英文视频来"证实"公司的国际背景。

完成这番包装后,海汇国际便开始了极具迷惑性的运作模式。

他们先是设置了明确的入会门槛 —— 最低得投 1500 美元,而且必须通过老会员的邀请码才能注册账号。

这个设计可谓一箭双雕:既筛选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投资者,又强制形成了上下线关系。

每个新会员的加入,都会给他的上线带来可观的提成,这种"拉人头"的模式正是传销的典型特征。

在资金流转方面,平台财务人员陈姝含租借了亲友90 多张银行卡,专门用于接收会员资金。

其中一部分银行卡还被寄往境外,用于将资金兑换成虚拟货币,以掩盖资金的真实流向。

这种操作手法不仅增加了警方追查的难度,也让很多投资者误以为自己的钱真的在进行"国际外汇交易"。

更狡猾的是,他们设计了 “双账户” 陷阱:一个是所谓的 “交易账户”,页面上满是 K 线图和交易数据,看起来像在做真实的外汇交易;

另一个是 “保险账户”,承诺不管市场涨跌都能保本保息,给投资者吃了颗定心丸。

但实际上,所有显示的 “外汇交易” 数据都是后台编造的,根本没有真实的投资行为发生。

不仅如此,海汇国际还搞起了线上线下联动的推广策略。

线上,他们建立了数百个微信群,群里安插了大量"托儿",这些托儿每天都会晒出"今日收益",吹嘘自己赚了多少钱,让新人看着心动。

线下,他们经常在五星级酒店租用豪华会场,举办所谓的"财富论坛分享会"。

现场灯光璀璨,请来的 “金融专家” 唾沫横飞地讲着投资技巧,还请 “成功学员” 上台分享,说自己投了钱后换了车买了房。

就这样,一批又一批人跳进了这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截至2021年9月,海汇国际中国境内注册会员超过90万人,层级高达32级,涉及资金超百亿。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虚假的繁荣总有露馅的一天。

骗局败露终遭查处

实际上,从 2020 年开始,海汇国际的破绽就越来越明显。

之前平台承诺的 “随时提现” 成了空话,投资者想取钱时,客服总能找出各种理由拖延,要么说系统维护,要么说市场波动需要审核。

投诉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不少人发现账户里的数字只是一串虚数,根本拿不到真金白银

有人不甘心,反复联系客服追问,结果不是被敷衍几句就挂断,就是直接被拉黑删除好友,之前热情的 “投资顾问” 也变得杳无音信。

一直到 2021 年 9 月,湖南衡阳警方接到大量举报后,终于盯上了一场正在高档酒店举办的 “投资学习会”。

在突击行动中,当场控制了组织者唐某燕等人,现场还查获了大量虚假宣传资料和客户名单。

顺着这条线索深挖,警方很快锁定了2个负责人:刘俊伟、陈姝含。​

调查结果让人咋舌:刘俊伟不仅亲手开发了整个虚假交易系统,还偷偷从平台资金里转走 1.4 亿元,用这些钱在多地购置豪宅,买了好几辆豪车,日常挥霍无度。

2022 年 7 月,公安部统一部署收网行动,全国 23 个省区市同步出击,抓获了大批涉案人员,查封了大量现金、房产和车辆。​

2024 年 6 月,案件迎来判决:刘俊伟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判 8 年,罚款 200 万元;陈姝含也因相关罪名被判 3 年 6 个月。

直到今年 7 月,最后一名在逃的重要负责人刘某落网,这场横跨多年的金融骗局才彻底落幕。

百亿骗局警钟长鸣

这起案件的受害者群体极为庞大,90 多万人中,多数人几乎血本无归。

其中不少是金融知识匮乏的退休老人,他们拿出毕生积蓄,本想靠投资让晚年生活更有保障,结果却落得两手空空;

还有些渴望快速致富的年轻人,不仅投光了自己的积蓄,甚至借钱投资,最终背上沉重的债务。

更可悲的是,许多人在发现自己被骗后,为了拿回本金,抱着 “拉人入伙就能回本” 的幻想,又把亲友拉进骗局,结果让更多人陷入深渊,原本和睦的家庭因此反目成仇。

海汇国际的崩塌,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首先,任何承诺 “保本高息” 的投资都要格外警惕,尤其是收益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项目,极可能是骗局。

其次,涉及 “拉人头返利” 的模式,基本可以判定为传销,一定要远离。

再者,中国从未批准任何境内机构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市面上所谓的 “外汇投资平台” 大多是非法的,投资者不要轻信境外机构的虚假宣传。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 要摒弃 “一夜暴富” 的幻想,理性投资才是正道,脚踏实地积累的财富,远比虚无缥缈的 “高收益” 更可靠。

这场涉案百亿的传销骗局,不仅让无数家庭蒙受经济损失,更留下了深刻的社会教训。

希望随着司法机关的深入调查和判决,能给受害者一个交代,也能警示更多人擦亮眼睛,远离金融传销陷阱,守护好自己的辛苦钱。

对此,大家怎么看?

免责声明:该文章的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财经   血本无归   传销   骗局   巨头   资金   国际   金融   投资者   账户   警方   虚假   陷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