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文

北京门头沟,有一尊徐特立同志铜像以及纪念碑。纪念碑的左侧,是徐特立小儿子徐厚本的墓,徐厚本的生命,只有21岁。

徐厚本的墓碑上,刻着一段文字,这是徐厚本的女儿回忆爷爷对她说的一席话,“你父亲积劳成疾,我正与国民党交涉释放政治犯,无暇顾及。待乔信明等同志获释,我赶到医院,未能见上最后一面。他才21岁,我悲痛不已。但四五十名同志是我党多大的财富呀”。

受徐特立革命思想影响,徐厚本和爱人刘翠英曾在抗大学习过。后来受组织安排,回到了长沙。返回途中染病,抵达长沙一病不起,入住湘雅医院。

徐厚本

徐特立忙于营救革命同志,其中提及的乔信明,原名乔良槐,1909年生于湖北大冶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时任红10军团第20师参谋长,1935年1月受伤,被搜山的浙江保安旅发现被俘,后转押到杭州警备司令部,继后关押在南昌顾祝同行营看守所。1936年,国民党被迫同意国共合作,释放政治犯,但不肯释放刑期长的犯人,并把他们先后转押到高安县、长沙、桃源县等地。徐特立时任八路军驻湘总代表,他通过做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的工作,最终把乔信明等人解救出狱。

1958年徐特立(中排右)在乔信明家作客

乔信明出狱不久,被分配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出任新四军教导总队第二大队长,后任新四军第3支队6团参谋长。皖南事变后,历任团长、军分区副司令员、华野总留守处处长、南京市军管会房产管理处处长、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政委等职,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1963年9月4日在南京逝世,享年54岁。

少将乔信明

1963年徐特立(后排中)与乔信明(右三)、曾如清两家人合影

徐特立把乔信明等人解救出狱,赶到儿子徐厚本住院的医院,没能和儿子说上话,“无言的结局”,徐老痛心疾首,直说“来晚了”。

以“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著称的徐特立,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局势下,1927年已经年过半百,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他是参加长征年龄最大的人。徐特立过七十大寿,毛泽东同志敬称他是“坚强的老战士”。

徐厚本去世后,徐特立把儿媳刘翠英当女儿待之。她向徐老表示,愿做徐老的女儿,并改姓徐,徐特立尊重其意愿,从此,刘翠英改名“徐乾”。

2011年乔信明之子乔泰阳夫妇和徐特立孙女徐禹强夫妇在徐特立铜像前献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皖南事变   桃源县   政治犯   碑文   铜像   参谋长   少将   长沙   纪念碑   女儿   同志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