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头条##湘潭爱尔仁和医院#
清晰的视界,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基础。然而,对于4岁的驰宇来说,他的世界一度是模糊的。幸运的是,因为姐姐的成功治疗经历,让他的视力问题被及时发现并干预,成功抓住了弱视治疗的“黄金窗口期”。这个家庭的就诊故事,生动诠释了视力健康“家庭关注”和“早筛早治”的重要性。
姐姐:规范训练,视力成功“逆袭”
2020年,姐姐小淑在视力体检中被发现患有弱视,矫正视力仅为0.4(右眼)和0.2(左眼),情况不容乐观。家长立刻带她来到湘潭爱尔仁和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科唐丹主任的诊室就诊。
经过专业评估和详细的检查,唐丹主任为她制定了系统的视觉训练方案。训练过程中,小淑展现出了良好的依从性,在家长的支持和训练师的指导下坚持训练。
1个月后:双眼矫正视力提升至0.5+;3个月后:双眼矫正视力达到0.7。虽然中途因故暂停训练一段时间,但家长并未松懈,1年后回院复查时,视力已提升至0.8。1年零2个月后:视力进一步提升至0.9。
最终,经过持续的努力,小淑的矫正视力稳定在1.0!更令人欣喜的是,复查显示她的调节功能以及远近三级视功能均已恢复正常,视觉质量得到了全面改善。
弟弟:家庭重视,及时揪出隐患
“以前不太懂,总觉得孩子小看不清很正常。通过姐姐的治疗,我们才知道不同年龄段该查什么,弱视治疗越早越好。”驰宇的妈妈感慨道。
因此,弟弟驰宇达到能够配合专业视力检查的年龄时,便带孩子来到湘潭爱尔仁和医院进行检查,经检查发现,驰宇也患有高度远视加散光,且存在严重的弱视问题,矫正视力仅为0.2(右眼)和0.1(左眼),远低于同龄儿童正常水平。
幸运的是,因为发现相对及时(仍在关键治疗期内),依据医生的建议,立即为驰宇配镜,并同步启动了个性化的视觉训练方案。
启示:家族史是重要信号,定期筛查不可少
唐丹主任温馨提示:如果父母一方或兄弟姐妹中有弱视史,其他孩子患弱视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如3岁、6岁、入学前及入学后定期),应到专业眼科医院或机构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早期发现、精准矫正(配镜)、及时进行视觉训练,是挽救弱视儿童视力的“黄金法则”。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湘潭爱尔仁和医院 孙代蓉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