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囚发配千里,为什么官差不怕苦、不怕累,争抢着要去押

古代的刑罚可是五花八门,有的是直接对犯人的身体进行折磨,例如“五马分尸”、“腰斩”等等,但是有一种刑罚却没那么简单,那就是流刑,这种刑罚需要把犯人押送到非常远的地方进行劳役。

流放都是到条件艰苦的地方,路途遥远并且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在途中丧命,但是又必须有官差看守这群犯人并把他们押送到目的地,许多人都不乐意干这档差事。

但碰上女囚犯的话又不一样了,很多官差不仅不怕苦累甚至还抢着要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古代女性流刑制度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流刑作为一种特殊的刑罚手段,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唐代作为中国古代法制臻于完善的重要时期,刑罚体系中的流刑制度也对女子的流刑作出了不一样的规定。

周代“三宥之法”中已有对女性罪犯的特殊考量,《周礼·秋官》记载:“妇人犯罪,坐其家长”。这种将女性视为附属品的观念,奠定了后世女子流刑的伦理基础。春秋时期出现的“妇人不梏”原则,进一步确立了区别对待的司法传统。

汉代“徙边”政策中,女性往往作为家属连坐流放。居延汉简记载的案例显示,被流放女性多从事“补衣”等劳役。

到了唐代,在《唐律疏议·名例律》中,明确记载:“诸犯流应配者,三流俱役一年;妻妾从之。若女许嫁已定,归其夫;无夫者,从近亲。”

普通女性罪犯虽然被判处了流刑,但是也不一定真的就将她流放,也是有别的办法可以代替的,改在当地执行刑罚。《贼盗律》规定:“妇人犯流者,亦留住,决杖、居作。”

也就是说犯人可以不被流放到那么远的地方,但是依然要接受惩罚,可以代替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就是要杖刑代替流放,按照流刑的等级折算要打多少杖。

第二种就是在当地的官营作坊服劳役来代替流放,第三种就是收赎特权,也可以用铜来赎刑。

实际上虽然免于流放之苦,但对这些女子来说所受的苦一点也不比流放少,“决杖居作”就是当众进行的,这相当于很多人亲眼观看女性罪犯受刑,使女性承受公开羞辱,《酉阳杂俎》就记载了决杖现场常引发围观。

这在心理上的伤害可不比流放少,古代女子向来就受到的约束更多,当众遭受到这种惩罚,让很多女子都接受不了。

但也有一些例外不包括在这个留住制度内,比如一些特殊的罪名,犯了重罪的女性就必须遭到流放。

在古代像谋反大逆这种大罪,那是全家都要遭到严重的惩罚的,一些女性家属就会被连坐流放。

之所以对女性囚犯流刑制度有特殊的规定也是有考量的,如果女性被流放了,那么她的家庭就会因此解体,对人口生育来说流放女性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吐鲁番文书《唐西州高昌县勘责妇人王氏案卷》显示,官府会核查女性是否承担哺育职责。

并且唐代家庭手工业依赖女性劳动,《大唐六典》就记载官府常征调女性犯人从事纺织等“居作”劳动。

二、押送女犯

那些被判流放的女囚犯,往往需要跋涉数千里前往边疆苦寒之地。令人费解的是,这种看似艰苦的押解任务,却常常成为官差们争抢的“肥差”。这不仅是简单的公务执行,更是一条不为人知的道路。

相较于男性囚犯,女囚押送衍生出更为隐秘的剥削模式。最直接的就是这些官差对女性的侵犯,这些官差往往不老实,仗着押送的路途遥远且人烟稀少,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就盯上了这群弱势的女囚犯。

本身流放之路就条件艰苦,很多女子都不堪忍受侮辱,最后都自我了断了。

对这些官差来说,女囚犯就是他们获取利益的资源,很多的女囚犯在路上走着走着就不见了,难不成还是逃跑了?这显然不可能,身为官差的男子在力量上与女囚犯相比要制服是绰绰有余的。

而那些莫名就消失不见的女囚犯,实则是被他们要么卖掉,要么用来交换利益了。

另外,这些女囚犯还是官差们换取钱财的一大途径,他们勒索囚犯的家属进行精准的敲诈。比如向家属传递消息表示家属需要定期送银两确保女囚不受虐待,美名其曰“路途照顾费”,实则是明晃晃的威胁。

为了敛财,这些官差会声称路途遥远路上指不定有什么意外,如果想见到活着的女囚犯,就需要家属给钱赎买。

要是想见到女囚犯,那好说,还得给钱。总之就是对家属进行各种敲诈勒索。

再加上,押送女囚犯可也得给他们计入“工资”当中,而押送的地方多是偏远之地,因此官差们可以趁机捞一笔“灰色收入”。


押送犯人的途中会发放一定的口粮,并且这个口粮是按照人头来算的,女囚犯的胃口往往没有男囚犯那么大,这就让这些官差看到了“收入”。

实际上,官差可不会那么好心,绝对不会实打实地把口粮都给囚犯,他们为了敛财会故意克扣女囚犯的口粮,比如说换成质量不那么好的已经发了霉的米,或者直接就少给,这样他们每人能从省下来的口粮中捞一笔油水。

女囚往往要承受的是双重的劫难,一来是要面对流放路上的艰苦条件,二来又要时刻警惕保护自己。回望这段历史,女囚流放路上的黑暗交易,实则是专制权力与性别压迫交织的极端呈现。那些争抢押解任务的官差,不过是寄生在腐朽制度上的缩影。

参考信息:

郑州大学:唐代妇女流刑制度研究

《唐律疏议》:名例律

法制博览:唐代流放制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官差   劳役   不怕苦   口粮   刑罚   囚犯   犯人   唐代   家属   古代   制度   女性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