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扔下“稀土核弹”,向全世界发动稀土管辖,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中国扔下“稀土核弹”,向全世界发起稀土管辖。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在一天之内密集发布6则公告,其中第61号和第62号公告尤为引人注目。

它们不仅延续了此前对稀土金属及制品的出口限制,更首次将管制范围延伸至稀土全产业链技术及其境外衍生品。

这是一记堪称“核弹”级的举措,也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天,因为此举标志着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完成全面升级:由过去侧重“资源防御”的初级管控,升级为对“产业生态与核心能力”的精准锁喉。

尤为关键的是,新政策首次引入“域外管辖”机制。

根据第61号公告,只要境外制造的稀土相关物项中,含有0.1%以上原产于中国的特定稀土金属或合金(如金属镝、铽、钐等),或使用了中国稀土开采、冶炼、磁材制造等技术,向第三国出口即须获得中国商务部许可。

这一“微量比例规则”虽在形式上借鉴国际惯例,但其战略意图清晰:遏制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第三国转运、技术合作或本地化生产等方式规避中国管制,从而绕过对华依赖。

此举并非孤立行动,而是对美国近期加码制裁的精准反制。

9月底,美方扩大“实体清单”适用范围,将被列管企业控股50%以上的子公司自动纳入制裁,意图在中美新一轮谈判前施压。

而中国这次以稀土为支点,打出“技术+供应链”组合拳,既回应了美方挑衅,也打破了其“以压促让”的幻想。

其实,西方国家并不缺稀土矿。美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稀土矿开采国和最大精矿出口国,加州“山口矿”近年产量稳步提升;加拿大、澳大利亚、缅甸等国亦可提供原料。

然而,真正的瓶颈在于——将矿石转化为高纯度氧化物、金属乃至高性能永磁材料的整套技术体系。

中国掌控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和70%以上的相关专利。从湿法冶金分离到钕铁硼磁体制造,每一步都涉及高污染、高能耗、高技术门槛。

美国曾尝试重建本土分离能力,但因环保阻力、社区抗议、技术断层和资本回报周期长而举步维艰。至今,加州“山口矿”开采出来的矿石,仍要送到中国来冶炼。

美国国防部数据显示,其各军种对中国关键矿物的平均依赖度高达77.7%。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因稀土磁铁供应不稳导致F-35战机停产数周,便是这一脆弱性的缩影。

中美围绕稀土与半导体的博弈将持续深化。美国虽投入数十亿美元重建本土产业链,但短期内难以突破技术、环保与成本三重枷锁。因此,这次中国的管制措施,精准命中美国的三大要害:

其一,卡住“冶炼分离”咽喉——这是技术壁垒最高、环保压力最大的环节;

其二,限制高性能磁材制造技术输出,阻断西方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其三,将技术转移定义为包括投资、咨询、联合研发、甚至雇佣服务在内的任何行为,彻底封堵技术外流。

这已不是简单的资源博弈,而是对产业主导权的争夺。当西方还在为矿源奔走时,中国已将竞争维度提升至“能力控制”层面。

中国此次以“技术+规则”双轮驱动,不仅巩固了非对称优势,更展示了在全球秩序重塑中的主动作为。

另外,这次升级并非单纯对外博弈,也有深刻的国内动因。商务部明确指出,今年以来已发现“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从中国非法获取稀土技术,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新规既是对外反制,也是对内“清场”,划清合规红线,防止国家战略资产通过灰色渠道外流。

此次政策最引人瞩目的突破,在于中国首次在出口管制中明确行使“长臂管辖”,包括含中国成分的境外产品、使用中国技术生产的物项、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技术的行为等。这被视为中国出口管制体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长臂”并非盲目扩张。与美国泛化适用、自动触发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不同,中国强调“特定化”和“审慎启用”:仅针对13种明确列出的稀土金属/合金,且仅在商务部“要求”时才启动许可程序。

同时,政策设置了合理过渡期,并对人道主义用途(如医疗、救灾)予以豁免,体现出“有力有节、保障供应链稳定”的平衡思维。

这借鉴了美欧日韩等国的成熟做法,但范围更聚焦、执行更克制,仅限于战略价值极高的稀土领域,避免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过度干扰。

同时,中国强调行动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稀土具有显著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履行防扩散义务的体现。

中国愿通过多双边机制加强沟通,促进合规贸易,保障全球产业链稳定。这种“负责任大国”的叙事,有助于争取国际理解,避免被污名化为“资源武器化”。

历史经验表明,中国从未将稀土作为单边胁迫工具。2015年,尽管WTO裁定不利,中国仍主动取消出口配额,转而通过产业整合、环保升级和内需拉动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如今成为稀土进口大国(2018年进口量首超出口),恰恰说明中国已超越“挖土卖土”阶段,进入以技术与制造为核心的高附加值竞争时代。

未来,中国或将把此类“能力型管制”逐步扩展至其他战略领域,推动出口管制体系从“货物导向”向“技术-服务-生态”综合管控转型。

这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之举,也是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掌握规则话语权的关键一步。

正如《论语》所言:“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面对霸权打压,中国不再被动防守,而是以法治化、精细化、国际化的手段,打出一张深思熟虑的“王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财经   稀土   核弹   中国   全世界   历史   技术   管制   美国   稀土金属   产业链   境外   山口   加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