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德砸车获刑后酒吧商演引关注,网友看法不一

近日,一则“李明德疑复出参加商演”的消息在网络上掀起波澜。据记者探访,河南商丘某酒吧确认,李明德将于9月27日晚以“兼职MC”身份演出一小时、演唱7首歌。消费者可花费200元“站立观演”,也可通过“充卡订台”(价格高达上万元)获得上楼合影、签名的机会。

消息一出,网友们也纷纷表示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认为,刑满释放人员享有平等的劳动权,酒吧演出并非大型公众活动,200元票价符合市场规律,过度追责无异于“不给人活路”,侵犯基本生存权。也有网友指出,李明德至今仍有20万赔偿款未履行、10月名誉权案尚未开庭,其工作室还因税务异常被列为“非正常户”;此时利用“劣迹艺人”标签进行高价营销(万元卡座),实质是纵容“坐牢-捞金”的畸形模式,对行业自律构成严重破坏。

还有网友表示,争论的焦点不应仅限于道德批判,而应回到法律与程序本身:李明德能否复出,前提应是完成所有法律清算——包括履行赔偿、解决未决诉讼。此外,商演合规性也是关键。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表示“未接到相关通知”,睢阳区文化旅游局则称“已向上级汇报,正在了解中”,说明此事在报备程序上可能存在模糊地带。

回顾李明德事件的时间线:2025年1月他因酒后砸车被判刑6个月,8月刑满释放。但法律遗留问题并未清零。此前,他主演的《锦月如歌》因抵制风波不得不耗资AI换脸替换其角色,已然体现了行业对其的集体排斥。

这场争议的本质,是个体生存权与社会公平感、法律清算与行业自律之间的多重博弈。李明德当然有权利重新开始,但这种“开始”是否应以彻底履行法律责任为前提?当万元卡座与“刑满复出”标签绑定,是市场行为,还是对公众情绪的消费?

下一步,文旅部门的审查结果将成为关键。而无论结果如何,此案都已成为一个标志性案例:它不仅考验社会对刑满人员的包容度,更在追问——我们究竟该在怎样的规则下,重建“犯错者”与行业、公众之间的信任?

编辑:文小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娱乐   看法   酒吧   网友   李明德   旅游局   法律   生存权   卡座   刑满释放   公众   商丘市   商丘   前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