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1天 | 中医药大咖齐聚楚雄!这场交流会阵容不简单

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中医药现代化(楚雄)专题活动许智宏院士,植物生理学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92年至2003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9年至200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长期从事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工程研究,专长于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激素在细胞分化发育中的作用机理以及植物细胞的遗传操作,为推动和发展我国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工程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奖项。
许智宏院士与顾秉林院士、饶子和院士共同倡议发起腾冲科学家论坛,担任腾冲科学家论坛联合主席。
黄璐琦院士,中药资源与分子生药学专家,从事中药资源学与分子生药学研究。提出和发展了“分子生药学”学科,揭示和阐明了道地药材形成理论,建立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组织实施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摸清我国中药资源本底。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中国标准创新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
张亚平院士,分子进化生物学和保护遗传学家,长期从事进化遗传学研究,主要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演化及机制,澄清了灵长类、食肉类、两栖爬行类等动物类群系统与演化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揭示了东亚人群进化的一些规律和一些民族的演化历程。系统地研究了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发现遗传多样性贫乏与物种濒危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确定了家犬的东亚起源,证明东亚是家养动物驯化的重要区域。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基因组进化的研究,揭示了一些重要的动物适应进化和畜禽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
陈晓亚院士,植物生理学家,从事植物次生代谢和棉花生物学研究。系统研究植物萜类生物合成,包括棉酚生物合成途径解析与改造,丹参、黄花蒿等药用植物萜类活性成分生物合成及调控,作物辅酶Q10性状改良与新材料创制。分析植物次生代谢物在植物-昆虫互作中的作用,发展植物抗虫新技术。研究棉纤维发育机制。2008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15年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杰出人物奖,2017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23年获吴征镒植物学奖杰出贡献奖。
郝小江院士,植物化学家,长期从事植物化学研究。将天然产物化学与植物资源、植物病害防御、化学生物学等研究交叉融合,逐步建立了现代植物化学研究体系。阐明粉花绣线菊复合群特征植物化学成分与种群遗传分化、历史变迁和地理分布规律的关系,为植物多样性的形成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李梢院士,主要从事网络药理学、AI与中医药交叉研究。获国内外发明专利30余项,支撑多项中药新药和标志物研发;成果入选WHO指南、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应用,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最高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药学发展奖等10余项奖励;连续六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5年被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编辑丨杨珂
来源丨“腾冲科学家论坛”微信公众号
一审丨黄晓婷
二审丨李彦锟 农耀
三审丨寸明刚
更新时间:2025-05-17
标签:科技 楚雄 交流会 中医药 倒计时 阵容 植物 院士 腾冲 中国科学院 中药 东亚 科学家 资源 分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所有内容加载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