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见危机”的死亡魔咒&智能化的希望在哪里

“可预见危机”的死亡魔咒&智能化的希望在哪里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有些大麻烦,大家心里其实都隐隐约约、知道它迟早要来(比如古代地不够种、会造反,现代房子盖太多、经济会崩),但奇怪的是,每个人为了自保做的“聪明事”,反而像推了一把,让灾难来得更快、更狠!更可怕的是,大家还心照不宣地“闭口不谈”这个要命的问题,眼睁睁看着它一次次重演,甚至可能毁掉整个文明。这就是“可预见危机”的魔咒。


啥是“可预见危机”?看俩活生生的例子就懂了!1. 古代版(农民的地主梦,却加速了王朝崩溃): 问题:朝代刚建立,人少地多,大家有饭吃。朝代快完蛋时,人多地少,地都集中到少数大地主手里了。 “聪明”的自保:为了将来不饿死,农民们拼命省吃俭用,就为了攒钱买地,都想当小地主,有保障。 好心办坏事!魔咒启动:大家越努力买地 → 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越快 → 没地的穷人越多 → 社会矛盾像火药桶 → 王朝崩溃反而加速了! 越想躲灾,灾来得越快!2. 现代版(大家的存钱罐,却砸了经济的锅): 问题: 靠疯狂盖房子、修路拉动的经济,总会到拐点。拐点出现,订单暴跌,大量人失业,大家没钱花,经济就“熄火”了。 “聪明”的自保:大家预感风暴要来,赶紧捂紧钱包!拼命存钱,减少消费和投资,准备过冬。 好心办坏事!魔咒再现:大家越存钱、越不花钱 → 市场上的钱越少 → 企业没订单 → 裁员更多 → 大家更不敢花钱 → 经济危机爆发得更快、更猛! 想存钱保命,结果大家一起掉坑里。最要命的问题:为啥大家明知要完蛋,依然被灾难的习惯法牵引?知道问题没用,关键是没人能、也没人敢去解决,连讨论都成了禁忌!为啥?


1. “关我屁事?”(太渺小,管不了):这么大的社会危机,我一个人能干啥?负得起责任吗?肯定不能啊!这本来也不该我一个人扛。后果: 既然想了也没用,还费脑子干嘛?大家都这么想 → 整个社会对这个问题集体“失明”,始终在信息不对称的习惯法中。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还会编些瞎话安慰自己,比如古代人坚信“天圆地方,咱这儿是中心,外面都是地狱”。


2. “你算老几?”(互相拆台,谁也别出头): 我不行,你行吗?他也不行!谁都没资格负责。所以,一旦有人想讨论这“禁忌话题”,大家本能地打压: “你算哪根葱?轮得到你操心?”(否定资格) “以前谁谁谁试过,不也失败了?瞎折腾啥!”(用历史失败堵嘴) 后果: 好不容易有个明白人想说点啥,立刻被嘲笑(“无知!”)、鄙视(“弱智!”)、甚至扣帽子(“骗子!”)。萌芽的好想法直接完蛋。


3. 集体麻木,坐等爆炸(鸵鸟心态): 结论:谁都不该负责,谁也负不起责 → 所以谁都不配思考这个问题!只能假装一切正常。 上述的心态带来的社会反应是: 维持现状:小心翼翼地按老办法混日子,祈祷灾难晚点来。 矛盾行为:一边拼命赚钱、存钱(为未来准备);一边对那个“可预见的大雷”闭口不谈(假装看不见)。 内心愿望:希望别人都傻一点,别发现这个雷(发现的人越多,雷爆得越快);祈祷这雷千万别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炸!最终结局:这个危机成了谁也不敢碰的“禁区”。没有新思路或技术打破僵局,这种“可预见危机”就像中了魔咒,一次比一次更猛地爆发,直到把整个文明拖垮。


历史血泪教训:看懂了才知多可惜!再看两个活生生的例子:1. 玛雅的血腥死循环: 可预见危机:玛雅人信神,需要大量活人献祭。为了献祭,就得不停打仗抓俘虏。但打仗总有输的时候,谁都可能被抓去当祭品。 自我强化(魔咒): 为了抓更多俘虏 → 战争更频繁 → 更多人可能被抓 → 死亡恐惧笼罩每个人。献祭规模疯狂扩大,最后连平民都抓。集体麻木:谁敢反抗?没人敢承担“惹怒太阳神”的后果。结果:个体受不了,偷偷跑回丛林 → 城市空了 → 辉煌的玛雅文明彻底消失。2. 明朝的“美洲活路”为啥不走?错失改写历史! 可预见危机:明朝后期,人多地少矛盾炸锅(典型的可预见危机)。


明明有解药:当时有实力强大的中国海盗(不比西方差),有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送给万历皇帝的礼物《坤舆万国全图》,清晰的标注了美洲,且至少有1000多份地图分布在精英阶层手中)(精英知道美洲在哪)。好办法(可惜没用): 招安海盗,封官许愿,让他们组织没地种的流民,大规模移民美洲去开荒。如果这样做的效果是: 人口持续外流 → 本土人多地少矛盾自然缓解 → 可能避免后来的大崩溃!为啥没做?(思想作茧自缚):“天朝上国”毒观念:精英们坚信中原是天堂,越远越差。美洲那么远?肯定是妖魔鬼怪、穷山恶水!送人去等于送死。谁敢提这主意,会被骂“没良心”、“其心可诛”(想害人),连提的人自己都觉得这想法“邪恶”。底层也不干:老百姓和海盗也觉得只有家乡好,外面是地狱。


残酷现实:当时送人去美洲,其实是给他们活路(避免在本土饿死或战乱死)。但在当时封闭的脑子里,这等同于谋杀!明明看见生路,却被脑子里的“墙”挡住,只能走向毁灭。 曙光在哪儿?未来(2030)能跳出魔咒吗?想象一下,到了2030年,智能机器和软件几乎包揽了所有工作:工作大变样: 一个人可能一辈子只需要认真工作200天,之后就能靠“分红”舒舒服服生活了。老矛盾会消失吗?工作让机器干了,人不用为生存拼命争工作,“铁饭碗”的执念没了,权力斗争降温。智能软件高效管理,传统银行、保险那些复杂又容易出问题的体系可能简化甚至消失。如果政府借钱成本极低甚至为零,债务危机可能不再是压死骆驼的稻草。 大家都不需要靠辛苦劳动养家(机器干了),因为“谁占了谁便宜”、“哪种主义更好”而产生的深仇大恨和战争理由,会被减弱。 如果人类能普遍依靠智能机器创造的财富生活(“分红”),很多根植于“资源不够抢”和“生存竞争”的古老死结,就有可能从根上解开! 怎么实现好未来?关键在于“换脑子”。


历史中血的教训:死抱着过去的旧观念(明朝觉得美洲是地狱,欧洲1913年觉得世仇必有一战),会让我们对眼前更好的活路“视而不见”,甚至把救命的办法当毒药(“其心当诛”),困死在“可预见危机”的循环里。站在未来回头看现在,很多难题的解法其实很清楚!解法思路: 现在人人都有智能手机,有休闲时间,要买东西(消费)。基于消费者掌握着智能化三要素,全球消费者其实有巨大力量!大家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消费者主导的万能应用公共市场。一切问题可迎刃而解。这在高金波先生撰写的《公共网络债务危机终结者》这本书中有详细分析。


1. 重新定义“钱”:这个全球唯一的公共市场靠智能机器生产的东西和服务,就是大家手里的“提货权”(想用啥就用啥)。这“钱”(提货权)是“按需分配”的,相当于无限充足的资本!关键点:人都想“占便宜”,占公共拥有的智能机器的便宜最合理!不会引发人和人的矛盾。机器的所有权必须属于全民共享。


2. 引爆智能化:大家手里有了这个“无限充足的资本”(来自占机器便宜的提货权),就能投资所有智能化研发和生产!技术成熟 + 资金无限 = 智能机器大爆发。这些机器能生产一切。


3.生活大改变: 商品多到用不完,物价稳定。传统“钱多必然涨价”的规律失效。“分红”(从公共网络分得的收益)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代替工资。人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怎么干成这件大事?靠“什一奉献”! “什一奉献”证明人人有道德,(产生一个她们是好人的结构、你知道她们是好人、她们做的是有利于你的事、且好人比例不断提高、)人人有道德必然信息会对称。基于互信、才可以合作、这样才可以盘活智能化三要素,可以建成一个世界一个万能应用公共市场。在此基础上,招标调动全球智力,建设消费者所有制的智能化,八二共享∞。


共赢行不行?所有人类向智能机器征税,所有人赢,行不行?合作行不行?先从找到1%的“朋友”开始、行不行?登记行不行?如果行,登记“什一奉献”打通信息通道,美好必然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科技   危机   美洲   机器   智能   明朝   活路   矛盾   玛雅   工作   习惯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