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央视财经频道针对我国在玉米种质资源保护及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研发重要进展进行了专题报道。
在玉米新品种培育的关键技术攻关中,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基于真迈测序平台开展玉米种质资源基因鉴定工作,加速推进生物育种技术应用研究。
随着种业科技快速发展,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智能设计育种等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在国家种业振兴科研攻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道指出,在玉米新品种培育的种质资源鉴定环节,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尤为关键。基于海量种质资源开展基因解析,挖掘其中蕴藏的关键价值基因,实现“从种质资源到基因资源”的转化,是培育优良新品种的核心前提,而SURFSeq 5000正是提供精准高效基因解析的重要平台之一。
作为全球最高通量(2.2Tb/run)的桌面型基因测序平台,SURFSeq 5000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满足生物育种领域对海量样本处理的严苛要求,无论是大规模种质资源鉴定,还是全基因组选择育种中大量样本的快速分析,均能提供卓越的测序通量支持。SURFSeq 5000凭借高通量、高稳定性及成本可控的基因分型能力,为后续关键基因深度挖掘及重要农艺性状精准预测提供了可靠的遗传信息基础。
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已引进真迈SURFSeq 5000与FASTASeq 300系列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FASTASeq 300测序平台在特定功能基因验证、育种材料快速筛查等灵活测序需求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场景适配性。真迈测序平台在玉米新品种培育的应用实践,充分验证了国产测序平台在现代生物育种中的技术价值。
真迈生物将持续聚焦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自研突破,以期助力种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种业振兴战略实施。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