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面馆48元茅台爆火后,恶心的一幕出现,老板被逼无奈连夜下架

上海一家不起眼的面馆,老板本想用三块钱的阳春面和四十八元一杯的茅台,为食客留住一份体面,但一个美食博主的视频,却将这家安静的小店推向了风口浪尖。

当镜头对准饭碗,吃饭不再是吃饭,汹涌而至的流量让小店面目全非,老板最终不得不亲手拆掉了自己建立的“乌托邦”。

这到底是咋回事?到底发生了什么?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三元面馆突然爆火

上海一家面馆,阳春面三块,茅台四十八一杯这事儿听着魔幻,结局却无比现实,这家面馆坐落在上海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老板姓黄,店不大,甚至有些简陋,墙上贴着一张红纸黑字的价目表,便宜得像个时间的玩笑。

阳春面三块,加个荷包蛋一块,葱油拌面五块,菜单上最“奢侈”的大排面,也只要十八块,在今天寸土寸金的上海,这样的价格简直是都市传说。

来这儿的,都是熟面孔,华东师大的学生、送外卖的小哥、附近的保安大哥……大家来图的就是一个踏实,一份热乎,黄老板也敞亮,面和饭都能免费续,学生要打印资料,他二话不说就给印了,这里不像个生意场,倒像个街坊食堂。

可偏偏食堂的菜单上,有几行字最扎眼,飞天茅台48元/杯,一杯10毫升,也就一小口,这不是噱头,黄老板心里有杆秤,他知道一瓶几千块的茅台,对来他店里吃饭的这群人来说,是一道看不见的墙,他想做的就是把这堵墙,凿开一道小缝。

让累了一天的打工人,也能花几十块钱,尝一尝“国酒”是什么味儿,在朋友面前也能昂首挺胸地说一句“我喝过茅台”,这是一种笨拙的温柔,一种根植于市井的浪漫,他想让每一个走进店里的人,无论兜里揣着几块钱还是几十块钱,都能找到自己的“面子”。

起初日子很平静,老客照常来,新客偶尔进,直到一位美食博主的视频,像一块石头砸进了湖心,“三元阳春面”和“四十八元茅台”,这种极致的反差,天生就是爆款的料,视频一发“上海三元面馆卖茅台”的话题,毫无悬念地冲上了热搜。

人潮就来了,小店的日客流,从几十人,一夜之间暴涨到几百人,有人坐了几个小时高铁来,有人甚至从深圳打飞的来,他们不为吃面,只为亲眼见证这个“奇观”,拍一张能发朋友圈的照片。

店门口破天荒地排起了长队,小小的店铺被挤得密不透风,连转身都困难,黄老板说,他活了半辈子,没见过这阵仗,这“泼天的富贵”,黄老板没接着,只感到了透不过气的疲惫和惶恐。

他的电话被打爆了,嗓子喊哑了,翻来覆去都是在解释那杯茅台是真的、有多少、还卖不卖,更让他难受的是那些堵在门口的网红。

恶心的一幕出现

一群又一群的网红主播像闻到血腥味的苍蝇,蜂拥而至,们在店门口架起三脚架,把手机怼到食客的脸上,镜头在每一个角落扫来扫去,原本安安静静吃碗面的地方,变成了嘈杂混乱的直播秀场。

食客们很不自在,感觉自己不是在吃饭,而是在被围观,有些排队久了的顾客火气一大,直接把碗给摔了,老板彻底懵了,也彻底累了,他想不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他发现那些远道而来的人,根本不关心他的面好不好吃,不关心他为什么要坚持三年不涨价,他们像一群蝗虫,只对流量和热度本身感兴趣。

网上的声音也开始变味,有人夸他是“拥有浪漫精神的现实主义者”,是上海滩最后的人情味,但更多的,是冰冷的质疑。

“四十八一杯的茅台,谁知道真假?”“现在专卖店也有小瓶装的,谁会去喝这种开了封的?”茅台下架后,更有人阴阳怪气“卖真的不赚钱,假的现在不敢卖了呗”,这些话,像针一样扎人。

无奈下架

面对这吞噬一切的流量,黄老板异常清醒,也异常痛苦,他知道自己的店就这么大,一天只能做那么多碗面,当那些真正需要一碗平价热汤面的人,被汹涌的打卡人群挤得连门都进不来时,他这家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他守了三年的阳春面,是为了让周围的学生、小哥们能吃饱饭,可现在他们都进不来了,这份初心,在流量的狂欢里,被撕得粉碎,他做了一个决定,一个让他自己都觉得讽刺的决定,他亲手把菜单上“茅台48元/杯”那行字给划掉了,这杯原本一周都卖不出几杯的酒,成了压垮这家小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以为只要茅台没了,人潮就会散去,一切就能回到从前,可他想简单了,还是有不明就里的客人冲进来,质问他为什么不卖茅台了,甚至因此发脾气,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解释,直到口干舌燥。

这家店其实是他人生的一处避风港,几年前因为母亲重病,面馆停业了五年,他是家里五个人的顶梁柱,除了面馆还经营着一家卖办公设备的公司,他供妻子读完大学,还总想着让店里的伙计们,在不忙的时候能学点东西。

他想请老师来教英文,或者亲自教他们修机器,这才是他开店的另一个更深层的愿望,可那场突如其来的爆火,把一切都打乱了,如今店门口举着手机的人群终于散了,喧嚣退潮,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点。

阳春面还是三块一碗,荷包蛋还是一块一个,免费续面续饭的规矩也没变,只是那杯曾掀起滔天巨浪的茅台,被黄老板收进了柜子深处,再也不见天日。

他怀念过去的日子,华东师大的学生下课后熟门熟路地走进来,外卖小哥把车停在门口,三两口扒完一碗面又匆匆离去,街坊邻居进门甚至都不用看菜单,那样的日子,安靜,真实,也暖和。

一场意外的爆红像一场高烧,烧退了,人没事,但元气大伤,当一个朴素的善意被卷入流量的绞肉机,最后剩下的往往只有一地鸡毛。

黄老板只想安安静静地,煮一碗面。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美食   茅台   上海   无奈   老板   阳春面   店门   块钱   小哥   流量   食客   菜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