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晨语:月华流照,思绾年华

又到一年八月十五中秋日,月亮又圆了。银盘似的月光漫过纱帘,落在客厅地板上,连阳台上长寿花的叶子都镀了层银边,凝着细密水珠,像落了层薄霜。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两个孙子在客厅里疯跑,小的追大的,笑声撞得玻璃“咚咚”响。我坐在沙发上,看他们嬉闹,时不时提醒他们慢点,注意安全。

忽然想起昨晚在父母家,感觉也是这般踏实。爸爸妈妈安静的坐着,嘴角带笑,听我说遇到的有趣的事,不时笑出声来。这样的团圆,才是最为踏实的。

月光爬上鬓角时,心里那些藏了多年的影子,又被月亮勾出来了。我望着窗外的月,忽然想起逝去的青春——那会儿的我们,胸膛里跳动的不是心跳,是烧得旺旺的理想;眼眸里闪烁的不是星光,是对未来笃定的盼头。

记得学校林荫道上的树叶浓密,夏天晒得人睁不开眼,我们抱着课本为数学题争得面红耳赤,脖子青筋都鼓起来;可到了篮球场,又挤在铁栏杆外,为谁投进关键球欢呼。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那些夏日午后,阳光透过大杨树叶漏下来,在地上织出金斑,白衬衫沾着草屑,脚步匆匆掠过光斑,谁也没想过未来会怎样,只觉得日子会一直亮堂。

后来才明白,“永远”不过是少年人的玩笑。如今那些并肩的伙伴,散落在天南海北:有的去了南方海滨,推窗见海;有的扎根西北戈壁,在风沙里种树;有的再也杳无音信。

可今夜,我望着月亮,十分想知道:他们是不是也站在露台上,让月光漫过同样爬上皱纹的眼角?会不会在某个深夜,突然想起教室里地面坑洼不平,课桌摆的东倒西歪,或是放学路上一起抓是家雀儿‌(jiā qiǎo ér,东北话,“麻雀”)?

那段青春啊,像本合上的书,书页墨香还在,笑声还在,可我再也翻不回那一页,只能隔着时光,想当年的自己站在青春里,眉眼亮得要融化月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也念着共事过的老同事。老办公室窗台有盆绿萝,垂藤爬满了铁皮柜子上面,打印机“咔嗒”声像心跳。为赶项目,我们在办公室通宵改方案,查资料,算数据。水杯里的热水变成了凉水。

当项目成功完成的时候,我们哥几个聚在一起,举杯畅饮,为顺利完成任务而庆祝,为可以心情放松而欢唱,也为能回家睡个安稳觉而兴奋。

如今当年一起奋斗的伙伴都退休了,我没有再去过单位,不知道老办公室是否还是老样子?那年留下的绿萝大概已经枯萎了。偶尔在街上遇见老同事,拍拍肩膀笑问,最近可好?忙啥呢?

在这清闲里日子里,总能想起那些年:用笔一笔一划地画出发票;骑自行车在泥泞的路上赶往农村项目现场;曾经红过的脸,又被“算了算了”化解。

这些念想,不是揪心的疼,倒像秋夜飘进的花香,淡淡的,却缠缠绵绵。我念的何止是人,更是那个和他们连在一起的自己:二十岁的锐气,三十岁的执着,四十岁的向上,五十岁的豁达。那是生命最饱满时,像春天抽条的枝桠,拼命向天空伸展。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念想不是枷锁。月亮缺了又圆,人生各阶段有不同风景。如今退休,反倒尝到从前没有的“富足”,有时间陪伴着父母,和他们慢慢吃饭,说起我尿湿裤子的糗事;天天能看着孙子,看他学走路。听大孙子放学回来,扑进怀里喊“爷爷”时,心尖比棉花糖还甜。

我坐在月光里,看小家伙追光影跑,举起水杯敬月亮:敬回不去却闪亮的青春,敬散落天涯的旧友,敬眼前团圆。父母健在,儿孙绕膝,每顿家常饭冒热气,散步牵着最亲的手。

月光流过岁月,把时光串成项链。它见过我奔跑的背影、伏案的侧脸,正温柔看我眼角细纹。所有念想,终化作对生命的感恩:所谓圆满,是过去与现在、失去与拥有,在岁月里绾结的动人项链。

这,就是生活给予的,最圆满的“月圆”。

(作者声明:文章为原创,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便于删除。本文独发“今日头条”。为保护原创合法权益,业已授权头条全网维权,谢谢支持和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美文   月华   年华   月亮   月光   孙子   图片   网络   青春   水杯   父母   办公室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