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各位家长:
秋冬是呼吸道和接触性传染病的高发期,尤其是水痘和手足口病。它们传染性强,但并不可怕。真正的“健康小卫士”,懂得用勤洗手构筑第一道防线,用接种疫苗建立最强保护盾。让我们一起学习预防知识,用科学的方法守护健康!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感染为主。手足口病起病急,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为3~5天。

关于手足口病
主要症状:
感染后会出现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疹,口腔黏膜或咽峡部出现散在疱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少数患者感染后出现神经系统或循环系统损伤的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等,病情进展迅速,可致死亡。
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或唾液。2.接触被污染的玩具、毛巾、餐具等物品。3.通过飞沫或咳嗽。
个人和家庭防护要点:
一是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在接触公共设施后、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

二是做好环境清洁消毒。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对孩子的餐具、衣物、玩具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三是做好患儿隔离工作。患儿要尽量居家休息,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家长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不要让其他健康儿童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避免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
四是接种EV71疫苗。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感染和重症的发生,建议适龄儿童尽早接种。
五是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口腔处出现疱疹或溃疡,可能是得了手足口病,应及时就医,向班主任老师汇报,做好病情的监测。
水痘-带状疱疹它的本质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时,临床表现为水痘,病愈后可获得免疫力。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而引发带状疱疹。

关于水痘-带状疱疹
主要症状
1.水痘:发热、发痒、长红疹
初期像“感冒样”,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热后1~2天:出现发痒的红斑疹。斑疹会变成丘疹、水疱疹并破溃结痂,在同一时间可能出现四种不同形态的皮疹。
• 向心性分布,前胸、后背密集,然后向其他部位蔓延,四肢少一些。
• 严重时全身分布,持续3~4天。
• 明显瘙痒感,抓挠可继发感染并留下凹痕。
痊愈大约需要2~3周时间。皮疹消退之前有传染性,带病上学的话容易引起校内传播。
2.带状疱疹:“缠腰龙”、疼痛异常
病毒潜伏等待时机:水痘病程结束,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在日后免疫力下降时将被“激活”。
• 多在肋间、颈部、面部及腰部。
• 伴疼痛的成群水疱,单侧分布呈带状排列。
• 病程2~3周,老年人3~4周。
• 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 部分老年人会感染眼睛导致视力问题。
• 带状疱疹后可出现持续90天以上的疼痛和感觉异常。
• 多种多样: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撕裂样、紧束样、麻木、蚁行感、瘙痒感、温度觉和振动觉的感觉异常。
• 没完没了:有些患者疼痛和瘙痒持续超过1年,甚至10年或更长。
传播方式
人群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普遍易感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个人和家庭防护要点
一是接种预防水痘和带状疱疹的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二是通过适当增强体育锻炼,多吃新鲜瓜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提升机体免疫力;注意保暖,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是勤通风、勤洗手、搞好个人和家庭卫生。
四是家长要注意水痘患儿要隔离直至全部疱疹结痂、痂皮干燥后,凭当地卫生院或社区医院开具的疾病痊愈复课证明方可返校。
来源:普教科
图文综合于湖南疾控、喀什市疾控
编辑:黄姗姗
一审:黄姗姗 二审:潘志强 三审:鲁国荣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