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选帅:关键人物缺席,天价教练吓退足协,年底方能揭晓?

当球迷们还在憧憬新主帅能带来一丝新气象时,冰冷的现实如期而至。据《足球报》等媒体透露,国足选帅工作已基本停滞,10月确定新帅的计划泡汤,一切要等到年底方能见分晓。 这场牵动无数人心的“选帅大戏”,为何在开幕前就遭遇了“熄火”?

本次选帅,足协初衷是摒弃过去“选帅小组”的人海战术,转向由技术总监克瑞斯主导的专业模式。理想中,这是一次“专业主义”的胜利。

然而,最大的尴尬在于,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大脑”——克瑞斯本人,却迟迟未能正式到位。 于是,整套设计精巧的流程从起点就卡住了。技术部门的分析成了“无的放矢”,最终拍板更是无从谈起。

其连锁反应立竿见影:原定10月的集训和热身赛被直接取消。这意味着,国足又将白白浪费一个宝贵的国际比赛日磨合期。 球队的重建时间,在起跑阶段就被消耗了数月。

尽管主帅难产,但候选名单已隐约浮现。乔迪、卡纳瓦罗、施密特等名字背后,是一场关于“性价比”的残酷博弈。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履历光鲜的施密特。他符合足协对名帅的几乎所有想象,但对方400万欧元的要价,与足协坚守的200万欧元薪资上限形成了无法跨越的鸿沟。这不仅是价格的差距,更是国足吸引力与市场价值之间赤裸裸的落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性价比”突出的卡纳瓦罗。低廉的要价是其最大优势,但那段短暂且失败(两战皆负)的执教经历,如同一个醒目的警示牌,让“便宜”二字显得疑点重重。

当"等"字再次成为国足的主题词,球迷们不禁要问:这次的等待,会有所不同吗?是在为理性选择争取时间,还是陷入另一个循环的开端?各位读者,在薪资与能力的权衡中,你更支持选择卡纳瓦罗这样的"性价比",还是坚持等待更高水平的外教?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体育   足协   教练   年底   施密特   性价比   薪资   主帅   欧元   无的放矢   时间   警示牌   人海战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