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盟对从中国买的小包裹开始动起心思,准备收税,目标就是中国电商。
据彭博社和欧洲新闻网的消息,在法国和德国带头下,11月13号,欧盟各国财长开了个会,决定以后只要进口包裹价值低于150欧元,大约1225块人民币,也要开始收税了。

德国财长克林拜尔在会前还放狠话,说“我们不要中国的垃圾”,还说:“我们要保护自己的市场,我希望能尽快搞定这事。”
这几年,中国电商平台在欧洲发展得特别快,主要就是靠便宜,衣服、日用品、小家电,只要质量不错、价格低,欧洲人就爱买。
中国卖家通过跨境物流,把东西一件件直接寄到欧洲客户家里,不走传统批发零售那一套。

欧洲消费者觉得方便又省钱,中国卖家靠量大赚钱,但欧洲本地零售商就开始觉得压力大了,东西卖不过中国,成本也比不过中国,就连库存周转速度都被中国电商甩在后面。
光是2024年一年,欧盟就收到了46亿个小包裹,其中有91%都是从中国寄来的,欧盟这次对中国电商下手,说白了就是本地电商和制造业没办法竞争,只能生气。
所以欧盟又把以前的一个老政策翻出来,本来150欧元以下的个人包裹是不用交关税的,这政策一开始是为了让小额交易更简单,也减轻海关的工作压力。

但现在,欧洲一些政客觉得,这个免税门槛反而让中国商品大量涌进来,靠提高关税来保护本地产业,真有用吗?
其实美国早就试过了,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从5月2号开始,价值800美元以下的中国和香港包裹也不再免税。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小包裹能在国外卖得好,就是因为不用交关税,价格低,只要加上关税,价格涨上去了,大家就不买中国货了,这也是他们对中国打关税战的主要思路。

但事实是,就算加了关税,中国制造的东西还是很难被替代,美国这边新规刚开始不到一个月,特朗普政府就顶不住压力,赶紧把中国小包裹的关税从最初的120%直接降到54%。
之所以美国会退让,说白了就是加关税其实最受伤的是美国老百姓,不是中国企业,要不然美国也不会主动服软,自己提议停战。
当然这些国家加税不只是针对中国,但主要目标还是中国,去年中国电商APP Temu的下载量在同类里排第一,第二名Shein也是中国的。

这才是欧盟真正着急的原因,他们就是看不惯中国制造在全球、尤其是在欧洲卖得这么好,所以才找理由说要保护本地企业,实际上就是想打压中国企业。
而就在克林拜尔对中国小包裹放狠话的同一天,路透社还爆出了另一条大新闻,路透社爆料说,克林拜尔马上要来中国,而且不是一个人来,还带了一大帮人。
据说这次跟着他来的都是德国金融圈的大人物,像德国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这些都在代表团里,那克林拜尔说“中国垃圾”这话到底是说给谁听的呢?

首先肯定是说给欧洲那些快被电商打趴下的本地零售商和中小企业听的,他得表现得很强硬,喊着要保护本地市场,这在欧洲政坛是“政治正确”,大家都这么说。
其次这话也是说给欧盟里那些对中国态度强硬的人听的,像法国,德国在打压中国电商这事上,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得跟法国站在一条线上,好显得“欧洲很团结”。
但其实,德国的金融行业现在也在找机会突破,说实话不管是银行还是保险,德国都比不上美国,在现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他们特别需要一个足够大的市场,能让他们投钱、赚大钱。

放眼全球,这种市场只有中国,所以德国这次来中国谈合作,也是没办法、也是必然,其实不光是德国,整个欧盟都有类似的尴尬。
他们一方面想让全球市场继续开放,另一方面又怕自己在全球产业链里越来越没地位,越来越落后,当“开放”和“保护”这两种心思纠结在一起,中欧之间的摩擦自然也越来越多。
说白了,这就让人感觉欧盟有点“分裂”,一边拿制造业和民族情绪当谈判筹码,另一边又想让中国在金融业上让步。

美国以前也这么算过,结果中国根本不怕,中国市场够大,不怕别人封锁,中国的底线也不会让人碰,德国要是非要走美国那条老路,最后只会拉着整个欧洲一起倒霉。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