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将召开国际会议,75国受邀,特朗普特别积极,中国:没空参加

英国要搞个国际能源安全峰会,定在4月24日到25日,邀请了75个国家,想聊聊全球能源的未来,结果,特朗普那边特别来劲,派了个不信气候变化的官员去“掺和”,摆明要推他的油气老本行。

可中国直接说“没空”,不去了,这可是清洁能源的头号大佬,缺席直接让会议少了半边天,60个国家会到场,多是产油国,俄罗斯还被踢出局,这峰会,表面谈能源,背后全是政治戏码,中国的“日程冲突”到底藏着啥信号?特朗普又想搞啥名堂?

文案|编辑:清

英国这次的国际能源安全峰会,本来想当个全球能源转型的“领头羊”,结果还没开幕,就被一连串的意外搅得热热闹闹。4月24日到25日的会议,邀请了75个国家,最终大概60个国家会到场,这些国家里,沙特、阿联酋、卡塔尔这样的石油和天然气大户占了大头,还有一些科技企业来掺和。

表面上看,这是个讨论能源安全的国际场合,但细一琢磨,政治味儿比能源味儿还浓,中国直接甩出“日程冲突”的理由,拒绝参会,美国派了个公开否认气候变化的白宫官员,俄罗斯压根没被邀请,这样的阵仗,哪是谈能源,分明是场大国博弈的舞台。

中国不来,绝对是这次峰会最大的“重磅炸弹”,作为全球清洁能源的头号玩家,中国在风电、光伏、电动车领域的成绩,连联合国都得竖大拇指,中国的缺席,等于让会议的清洁能源议题直接少了半边天。

60个参会国里,产油国和天然气国的声音肯定会更响,科技企业的参与也多半聚焦能源技术的老路子。结果峰会还没开始,议程就有点偏向化石能源的味道了,这让英国这个东道主,脸面上有点挂不住,毕竟英国想借这次会议,证明自己在全球能源转型里的领导力,可中国一缺席,会议的含金量立马打了个折扣。

再说美国,派了个否认气候变化的官员来,摆明了是来“搅局”的,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能源政策就跟全球潮流唱反调,退出《巴黎协定》,取消电动车购置税减免,暂停风电项目审批,废除清洁能源补贴,这些操作让美国的清洁能源产业吃了大亏。

特朗普的算盘很简单:推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保住能源市场的老大地位,这次峰会,他派个不信气候变化的官员,估计是想把会议的调子往化石能源上带,顺便给其他国家点颜色看看,美国的产油盟友,像沙特和阿联酋,肯定乐意配合,但这套路对全球能源转型来说,绝对不是啥好消息。

俄罗斯被排除在外,倒不算意外,过去几年,西方在能源问题上一直把俄罗斯晾在一边,尤其是乌克兰冲突后,这种“孤立”更是常态,俄罗斯是全球能源大国,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影响力不小,把它拒之门外,表面上是说“安全问题”,实际上是想削弱它在能源市场的话语权,不过,俄罗斯的缺席也让峰会少了点全球性,毕竟能源安全要是没俄罗斯的份儿,讨论起来总感觉少了点啥,这背后,西方国家想通过能源问题进一步压俄罗斯的心思,路人皆知。

中国为啥不来,成了大家最关心的事儿,外交部轻飘飘一句“日程冲突”,显然没说服多少人,国际观察家们脑洞大开,觉得这不是简单的时间问题,而是中国在给特朗普政府递“信号”。最近,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搞得中美关系有点僵,中国在贸易、能源上都摆出了强硬姿态,拒绝参会,可能就是中国在说:别想用这种场合逼我低头。中国的清洁能源产业,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都甩了其他国家几条街,这也等于告诉所有人:没我,你们这会开得再热闹,也没啥大用。

英国这边,其实挺无奈的,作为东道主,英国想借峰会推一把全球能源转型,顺便刷刷存在感,可中国不来,美国又来“捣乱”,俄罗斯还被排除,会议的调子完全跑偏了,更糟的是,英国国内还有反华声音。

最近,英国议会通过法案,把一家中资控股的钢铁厂收归政府,理由是“保障运营”,这事儿被一些政客和媒体炒成了“反华”话题,搞得中英关系有点微妙,中国驻英使馆都看不下去了,说这种炒作纯属无知,英国夹在国际压力和国内矛盾中间,组织这场峰会,真是费力不讨好。

中国缺席的影响,远不止让英国丢面子,全球能源转型,本来就靠中国这种大国的技术输出和市场带动。中国的风电、光伏、电池产业,不仅规模大,还便宜,帮不少发展中国家用上了清洁能源。

这次峰会,来的多是产油国,讨论的重点估计离不开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供应之类的事儿。那些真受气候变化威胁的国家,比如小岛国或者穷国,估计连个发言的机会都捞不着,结果峰会可能变成化石能源巨头们的“分赃会”,清洁能源的议题反倒被边缘化了。

特朗普的能源政策,短期看是想保住美国的油气利益,但长远看,绝对是搬石头砸自己脚,全球能源市场早就往清洁能源倾斜,电动车、电池、AI驱动的能源系统,已经是大势所趋。

中国在这块的布局,稳扎稳打,产业生态越做越大,反观美国,还在守着燃油车、煤炭这些老家伙,竞争力早就掉了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表面上是想压中国,实际上却让美国自己的企业吃亏,连盟友都开始有点不买账了。

俄罗斯被排除,表面上是西方占了上风,但能源市场不是谁说封就封的,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依然有不少买家,特别是在亚洲和中东,峰会不让俄罗斯来,可能让一些产油国暗自窃喜,毕竟少了个竞争对手,但全球能源安全,不是靠排挤谁就能解决的,油气价格的波动、地缘政治的冲突,只会让能源市场更乱,普通人最后还得为高油价买单。

英国的困境,还得再唠叨几句,组织峰会,本来是想当个“和事佬”,结果却被大国博弈弄得焦头烂额,国内的反华情绪,让英国在处理中英关系时束手束脚,钢铁厂的事儿,表面上是商业问题,背后却是政治操弄。英国想在能源转型里当领头羊,可自己的能源政策还在烧天然气、建核电,底气本来就不硬,现在中国不来,会议的效果打了折扣,英国的国际形象也跟着受损。

全球能源转型,归根结底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事儿,气候变化、能源安全,这些问题没谁能独善其身,产油国想保住油气饭碗,科技企业想推新玩意儿,发展中国家想用上便宜电,发达国家想减排又不想亏本,大家的目标都不一样,利益也撞得叮当响。

能源转型的路,注定不好走,化石能源的利益盘根错节,产油国、科技巨头、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特朗普想用油气资源压人,短期可能有点效果,但长远看,全球市场不会陪他玩这种老套路。

中国的缺席,虽然让峰会少了点看头,但也提醒所有人:能源转型不是开个会、喊喊口号就能搞定的,真要想让地球少点碳、让穷人用上电,还得大国坐下来,实打实地合作。

峰会还没开,戏已经唱得够热闹了,英国想当主角,结果被中美俄的“神仙打架”抢了风头。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这些大事儿,终究不是一两次会议能解决的,未来,能源的棋局还得看大国怎么落子,尤其是中美,能不能放下架子,联手干点正事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英国   中国   产油国   俄罗斯   美国   国际会议   峰会   天然气   能源   会议   财经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