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前公安局长判了 13 年半!受贿款里藏着 IPO 公司的 "权力股份"


2024 年深冬,江苏高院的法庭里特别安静。

当法槌 “咚” 一声落下时,55 岁的王巧全脸上没什么表情。

可谁还记得,他以前是管着徐州整个城市治安的公安局长啊?到头来,还是没逃过法律的制裁 —— 法院终审维持了原判,他因为受贿罪被判了 13 年 6 个月,还得交 300 万罚金。更别说那笔折合成人民币有 3031 万的受贿款,全被追缴上去,缴给国库了。

没人能想到,这么个人会栽在 “用权力换钱” 的歪路上。他是从苏州农村走出来的,在公安系统里干了整整 31 年,怎么看都该是个懂规矩的老公安。

但他受贿清单里最扎眼的那笔,既不是一沓沓现金,也不是一套套房产,而是一家准备上市的科技公司的 1% 原始股。就靠着这部分 “权力股份”,他悄没声儿地赚了快 700 万。

法庭上的关键证据:一笔 “低价入股” 的糊涂账


咱们把时间往回拨,到 2023 年 12 月。那时候镇江中院开一审,公诉人拿出了一份股权代持协议,一下就戳穿了王巧全的谎话。

协议上写得明明白白,2020 年前后,王巧全还当着徐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呢。他找了个朋友张某代持,用远低于市场价的钱,拿下了苏州影速集成电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1% 的股权。

这家公司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作坊,专门做半导体光刻设备,业内都叫它 “光刻小巨人”。那时候正忙着准备 IPO,原始股在资本市场里那可是香饽饽,谁都想要。

按正常估值算,这 1% 的股份值老多钱了,可王巧全花的钱连零头都不到。公诉人在法庭上当场算了笔账:直到案子发了,这笔股权带来的收益已经有 694.92 万元了。

影速集成为啥愿意给这么 “特殊的折扣”?说白了,不就是看中王巧全手里的权力嘛。他是地方公安系统的 “一把手”,企业经营要靠他、安全检查他能说了算、项目审批他也能搭把手,给点 “便利” 还不容易?

庭审的时候,王巧全的辩护律师还想辩解,说这是 “正常投资”。结果公诉人紧接着就抛出了证据,让他一下子没话说了:同一时期,影速集成给其他外部投资者的入股价格,是王巧全入手价的 3 倍多!

更关键的是,从他入股到案发,王巧全从来没参与过公司经营,连股东会都没去参加过一次,却平白无故赚了快 700 万。这不是权钱交易,还能是什么?

除了这笔股权收益,公诉人还列了王巧全其他的受贿事儿。2011 年到 2022 年这 11 年里,他从盐城市公安局长做到徐州市公安局长,手里的权力越来越大,贪心也跟着越来越大。

有人想接市政工程,就给他塞现金;有人想在涉案资产处置时占点便宜,就送他房产;还有下属想升职,提着厚礼上门 “请教”。这些财物加起来,足足折合成 3031 万多元。

最后法院认定,王巧全受贿数额特别巨大。不过考虑到他到案后主动退缴了全部赃款,就酌情从轻处罚,一审判了 13 年 6 个月。他不服,上诉了,可证据链太扎实了,2024 年底终审还是维持了原判。

从 “破案能手” 到 “贪腐局长”:31 年公安生涯的滑坡路


王巧全的人生轨迹,以前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个 “励志故事”。

他 1969 年出生在苏州吴江的农村,1991 年从江苏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直接进了江苏省公安厅。从基层民警开始,一步一步往上走,多不容易啊。

早期的他,确实干过不少实事。在省公安厅国内安全保卫总队当副总队长的时候,他牵头破了好几起重大案件。就因为办案能力强,被调到了盐城,2016 年当上了盐城市副市长、公安局长。

在盐城任职那阵子,他还推动过 “智慧警务” 建设,当地的盗窃案发率都下降了不少。那时候还有媒体报道过他的 “治警理念”,当时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好官。

2019 年,王巧全调到了徐州,成了这座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公安 “一把手”。按说坐到这个位置,更该小心谨慎才对,可他倒好,把权力当成了 “摇钱树”。

当地有个熟悉公安系统的人透露,王巧全到了徐州之后,身边很快就围了一圈 “老板朋友”。这些人要么是做工程的,要么是开公司的,天天变着法子请他吃饭、送礼物。

“公安局长手里的权力太集中了,尤其是涉及到企业安全检查、案件办理这些事儿,老板们都想跟他搭上线。” 这人说,有一次当地一家娱乐场所因为消防问题被要求整改,老板托人找到了王巧全。没过多久,整改通知书就被 “压了下来”。后来有人发现,这家老板给王巧全送了一套价值百万的房产。

更让人觉得可惜的是,王巧全还把权力用在了 “帮人升官” 上。公诉材料里写着,他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者地位带来的便利,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帮好几个下属解决了提拔的问题。而这些下属回报他的,就是一笔笔数额不等的现金。

2022 年 9 月,王巧全被调到江苏警官学院当党委委员、副院长。表面上看是平调,其实是组织在给他发 “警示信号”。可他压根没当回事,直到两个月后,省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找上门,他才明白 “好日子” 到头了。

公安系统反腐:“一把手” 的权力如何关进笼子?


王巧全这案子,可不是个例。

最近这些年,全国公安系统的反腐力度一直很大。就拿 2023 年来说,有好几个省市的公安局长都落马了:广东惠州市公安局原局长林春生、内蒙古通辽市公安局原局长王勇、山西大同市公安局原局长尚建军…… 这些落马的官员,都有个共同点 —— 把 “公安局长” 的职权当成了给自己谋私利的工具。

为啥公安系统的 “一把手” 容易出问题呢?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阮齐林分析过,公安局长掌握着治安管理、刑事侦查、行政执法等好多项权力。而且这些权力在基层执行的时候,自由裁量权特别大。比如说,一个案子立不立案、怎么处罚、一个项目能不能通过安全审核,往往都需要 “一把手” 拍板。这就给权力寻租留下了空子。

拿王巧全这案子来说,他在盐城和徐州任职的时候,既管着企业的安全检查,还能插手涉案资产的处置,甚至能影响工程能不能承揽。这些领域全是利益密集区,只要他松个口、抬抬手,就能给别人带来巨大的利益。那自然有人愿意花大价钱 “买方便”。

而且他选的 “股权代持” 这种方式,更隐蔽。不像现金那样容易被发现,这也是最近几年贪腐案件的新特点。

不过从王巧全案的查处和判决也能看出来,不管贪腐的手段多隐蔽,只要碰了红线,最后肯定会被发现。案发之后,他不光退缴了全部赃款,还主动交代了一部分没被掌握的受贿事实。这也是法院酌情从轻处罚的原因之一,但这可不代表 “退赃就能轻判”——13 年半的刑期,已经足够说明法律对职务犯罪是零容忍的。

现在,王巧全的名字已经成了公安系统警示教育的典型案例。在江苏不少地方的政法系统会议上,他的案子被反复提起:从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变成了阶下囚,差的不是能力,是对权力的敬畏。

那些以前围在他身边的 “朋友”,现在早就散得没影了;他奋斗了大半辈子换来的职务和荣誉,也随着法槌落下,全没了。

这场持续了两年的司法审判,最后总算给了公众一个交代:不管是谁,不管以前身居什么位置,只要敢把权力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就肯定要付出代价。

而对于更多手里握着权力的官员来说,王巧全案就是一面镜子 —— 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老百姓办事。一旦动了 “用权力换钱” 的心思,等着自己的,终究是冰冷的手铐和漫长的刑期。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视频等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我们尊重原创,所使用图、文、视频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财经   徐州   公安局长   权力   股份   公司   公诉人   案子   公安系统   把手   盐城   股权   苏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