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铺黄金,杀疯了!

一位老婆在卡地亚工作的朋友跟我说,经历的早几年每年狂飙式的增长,这两年卡地亚也卖不动了。不是某个产品卖不动,是全面卖不动,就连以前卖的最好的婚戒,也因为结婚的人变少而销量大跌。

二手奢侈品也跌成“白菜价”、珠宝这些也因按克卖的逻辑普遍贬值,市场越来越感觉“不靠谱”,钱的不确定性太强。就在这种背景里,老铺黄金 火了。说白了,它命中了一个:中国人对奢侈+实在的双重需求。

一方面,人还想“有面子”:款式、品牌、设计、工艺,不能丢。另一方面,也想“有底线”:我要的是金的价值,不只是泡沫。老铺黄金恰好把这两者合在了一起。它不是简简单单按克卖黄金,也不是纯粹炒作品牌和概念。它强调“古法工艺”“足金镶嵌”“一口价”,强调你买的是黄金+艺术+身份。

今年2月、8月、10月三次提价,10月涨幅10-12%。有些网友实测甚至有超过20%的涨幅。涨价后,老铺黄金克单价大约是投资金条2倍。它把黄金首饰从“贵金属”往“高端奢侈品”一挪。而且在价格飞涨、排队抢买的场景里,消费者有“买涨不买跌”心理。

从营销上说,老铺黄金极度成功。它对销售人员选拔更注重“外貌”,“亲和力”,“中式长相”,“合眼缘”,反而不看传统销售经验或专业履历。这说明它把前线门店“服务人员”当作品牌形象,而不仅仅当作“服务员”。你走进门店,会感受到那种奢侈品店的氛围。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那些国际大牌的奢侈品店,里面就没有长的一般的,都是俊男美女。这些品牌,可谓深谙国人消费心态。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老铺黄金的营收和利润均高增长。半年销售业绩(含税收入)达141.8亿元,同比增长249%;经调整净利润达23.5亿元,同比增长291%,营收和利润双双持续呈高增长。渠道少、定价一口价、门店选址顶级商圈。它构建的是中国式奢侈品路径:少量/高价/高坪效。

一条念珠从14万跳到19万,一个早上涨4万。素金葫芦、十字金刚杵、龙牌,涨幅25-29%。而同期金条、金块并没有那么夸张。这个场景,是“金+工艺+信仰”的三重叠加。

中国人开始实在,但还没彻底抛弃“面子”。老铺黄金捕捉到了这剩余的“奢侈需求”。你愿意掏钱,是黄金值钱,你愿意掏更多,是因为它还挺好看。这比单纯买爱马仕包更有底:万一要紧急变现,还有黄金本身的价值。

黄金上涨,是预期的游戏

很多人把黄金上涨看成“资源快用完”或“金矿枯竭”,其实搞错了焦点。黄金的开采量这些年其实没怎么下降。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显示,从2020到2024年,全球年产量基本稳定在3500吨上下,成本也没有暴涨到难以承受的程度。真正的逻辑,是预期问题。世界对未来的不确定越来越大,特别是对法币、对债务、对资产回报、对国家风险的信任都在下降。

老铺黄金公告将涨价后,伦敦现货金价曾冲高但随后大跌,老铺黄金依然如期涨价。这就说明:老铺黄金的定价并不是单纯跟着国际金价走,而是与品牌、心理、预期联动。有人涨价前就抢,有人凌晨两点多排队,抢的是一个涨价预期。

公司不看重销售经验,不是因为服务不重要,而是因为卖的不只是金本身,是一种简单的交易:来了就买。一旦“我买晚了,明天更贵”的预期确立,成交就快。门店更多是展示、协助,而不是“说服你买”。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国际金价波动、甚至下跌的时候,老铺黄金还能涨价、还能有人抢。那是因为市场在抢的是“涨价预期”而不是“物理金矿短缺”。你不是买矿石,你买的是“我先买,我安心”。

所以,在审视黄金上涨时,我们必须区分两种:一种是“物理黄金的稀缺性”,这会带来长期结构性的上涨;另一种是“金融/预期黄金”——更多是心理博弈、品牌溢价、投机预期。当后者占多数,风险也同时来了。

黄金持续上涨?未必是直线往上

持续上涨并非必然。因为如果是一条“矿用尽/开采成本暴增”的路径,那金价上涨有结构支撑。但现实里,我们看到的是:黄金开采、提炼、技术、供应链都有进步。资本看到利润就会进入。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就指出:“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现在黄金的开采成本大约每盎司1500美金,而售价已经超过4000美金,这种利润率,请你放心已经有大批资本在路上,黄金勘探和开采,都会迎来一个高峰期。这就是资源被金融化、被抽象化,供给弹性变强。

换句话说:如果黄金真的动辄上涨30%、40%的预期被市场大规模接受,那么“更多人买、更多资本进、更多开采、更多加工”,就可能把“稀缺”变“普及”。一旦普及,涨价潜力就被压缩。

简言之:老铺黄金目前是一个标本,是在“奢侈品化+黄金+预期”交叉口。它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三个变量:

第一,黄金本身的供需与价格结构:如果金价停滞或下跌,对按克卖的传统金饰影响大,但对一口价高端金饰来说是测试;

第二,品牌能否持续维持稀缺+工艺+身份溢价:如果扩张过快、产品泛化溢价被稀释,结构就会松动;

第三,消费者信心与预期的持续:当“金不再涨”“奢侈不是必需”成为主流,买涨心理动摇,那“抢购”“涨价”逻辑就可能逆转。

做一次深度再梳理:老铺火爆是三个维度合流的逻辑。

第一维度,实在+设计=高需求;

第二维度,黄金上涨=预期,而非短缺;

第三维度,持续上涨=不确定性高。

黄金未必直线涨,因为供给、技术、资本、替代资产都可能冲击它。资本逻辑告诉我们,“高利润”会吸引投资,“被挤压”会带来边际降低。

老铺黄金虽然有高毛利、高坪效、高溢价,但也有扩张风险、融资风险、品牌稀缺性风险。单靠“我设计精良”“我定位高端”能撑多久,是要观察的。

所以,对于普通买家来说:若只把它当“黄金首饰+艺术+身份”的组合没问题;但若把它当“黄金永涨+稳赚不赔”的资产,那风险就在积累。因为等你卖的时候,可能就剩下黄金本身的价值了。那部分工艺品的价值,是绝对会被剥离的。

黄金大涨,预示一个不太美妙的未来

有句话说的特别好,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老铺黄金,踩到了中间,古董+黄金。这里面有一个预期:我们觉得法币可能不可靠,但是并不确定,因此愿意为工艺溢价买单。

所以这是一个结构化品牌实验:把黄金本体 +工艺溢价 +品牌溢价 +预期心理叠加起来。它的成功,说明中国在奢侈品市场里,找到了一个本土路径:中国古法工艺+黄金保值。

这些朋友可以说比直接买金条金砖的乐观,比还在买古董字画奢侈品的悲观。这种浪潮,是一种半成熟的自救。真想避险,买金砖就好,不用去排队买个花丝龙凤镯子,那是美学与焦虑的混合物。买它的人,内心其实还抱着“世界也许不会那么糟”的期待。

从这个角度看,黄金的繁荣,是一个文明周期的症状。世界可能正在进入一个“硬资产回归”的时代,最后大家都要抢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粮食、能源、黄金。

共同的结论:全球的经济体系不再让人有安全感。你不知道明天哪个国家债务违约,哪个市场会爆仓,哪个货币会崩,贸易战到底打不打以及怎么打。俄国人如果不是囤了点金子,现在的日子怕是更难过。

黄金大涨,从来都是衰退的影子。它说明人们开始把信任从法币系统里撤出来,换成物理的、可握在手里的东西。这可能是全球信任崩解的开始,都去追逐的闪闪发光,正是世界秩序开始锈蚀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3

标签:时尚   黄金   溢价   奢侈品   资本   利润   金价   品牌   法币   工艺   维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