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对中国狠话说尽,中美就握手言和?欧盟立马变脸,给中国戴高帽

欧盟此前对中国放出狠话,甚至扬言不惜动用“核选项”,还突然对中国安世半导体采取限制措施;中国随即以禁止芯片出口作为有力回应,令欧洲措手不及。

不久后,中美先是在马来西亚进行磋商,紧接着中美两个元首在韩国进行了会晤,根据媒体的报道来看,双方谈判的结果还算不错。欧盟在察觉到中美关系可能缓和的苗头后,态度发生戏剧性转变。

欧盟内外承压立场难续

欧盟的强硬立场遭遇了现实的反噬,荷兰跟风对中国半导体设限,结果欧洲盟友率先陷入芯片短缺的泥潭,德国汽车业首当其冲,这个高度依赖中国芯片的产业,多条生产线已面临停摆风险。

内部对华政策更是吵成一团:法国马克龙喊着要“强硬到底”,德国、意大利等经济体却因深度绑定中国市场而心有余悸,近一半成员国公开反对激进措施,直言“别砸了欧洲的经济饭碗”。

美背刺引爆欧盟变脸

欧盟此前对华强硬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美国的“撑腰”,可特朗普政府却在关键时刻“转身”。不仅没继续对华施压,反而频频释放缓和信号,甚至传出有望与中国达成贸易共识,这让欧盟瞬间感到被“晾在一边”的危机。

他们警觉到,若中美真在稀土、贸易等关键领域达成安排,自己再硬扛下去只会吃大亏,中美关系这种潜在的缓和,成了压垮欧盟强硬姿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布鲁塞尔磋商

欧盟的突然“变脸”,说到底是内外压力下的现实妥协。中欧双方刚结束视频通话,欧盟那边就坐不住了,直接宣布中国高级技术代表团要访问布鲁塞尔,专门就安世中国和稀土出口管制这些事展开磋商。

这哪是什么突然示好,分明是找了个“下台阶”的机会,中美谈判的进展正好给了他们这个借口。布鲁塞尔的谈判桌,一下子成了检验中欧关系韧性的全新起点。中国手里握着稀土这张“王牌”,欧盟心里门清,真闹僵了吃亏的是自己;他们急着拉中国磋商,说到底还是想在谈判桌上多捞点好处,维护好自己的经济利益。

启示

欧盟的软化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压力下的理性选择。这说到底就是国际博弈的老道理,利益永远是指挥棒。现在全球产业链早绑在一起了,巨头们每回握手或者掰手腕,都能让世界经济跟着抖三抖。

欧盟这次松口,不过是被现实按着头认了账:跟中国硬扛,自己的半导体、汽车这些吃饭的产业先得垮;顺着来谈,好歹还能在谈判桌上争点利益。未来中欧关系怎么走,不光看双方有没有诚意,还得看全球格局怎么变。美国那边跟中国谈得怎么样,欧洲自己能不能在中美之间找到真正的位置,都是关键。

毕竟现在这局面,谁也别想关起门来过日子,产业链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欧盟要是聪明,就该明白在夹缝里找平衡,别再跟着别人瞎起哄。说到底,哪有什么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话放在国际舞台上,从来都没错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2

标签:财经   中国   中美   高帽   握手言和   欧盟   布鲁塞尔   中欧   欧洲   说到底   强硬   稀土   谈判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