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不少工厂、商场的视频,机器人干活比人还麻利,不少人担心“饭碗要被抢”。今天就用几个真实案例聊聊,机器人到底能不能代替人工作,咱们普通打工人该关注啥。
先看机器人“抢活”的真实场景。宁波有家汽车工厂,用了优必选Walker S机器人装配汽车座椅、质检零部件,一天能处理1200个工位任务,比人工流水线快40%,出错率还从0.8%降到0.1%;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里,Optimus机器人天天搬电池模组、整理货架,直接少用12个工人干重复活。
不光工厂,危险活机器人也冲在前头。国网上海电力有个叫“超超”的巡检机器人,每天在变电站巡6趟,靠红外检测能找出设备高温、螺丝松动等20种故障,比人巡快3倍,还不用担触电风险;秦山核电站更厉害,“核安卫士”机器人能在1000伦琴辐射的车间修设备,人在那待10分钟就有生命危险,这活换谁都不敢上。
就连商场、物流这些服务岗,机器人也成了“熟手”。全国200多家商场里,京东的“京小服”机器人能引路、补货架,还会自动统计库存;顺丰的“丰智达”机器人一天能分拣8万件包裹,几乎不犯错,替代了60%的人工分拣岗。
但大家也别慌,这3类工作机器人再厉害也拿不下。第一是要“走心”的活,比如养老院护工,机器人能测血压、读报纸,却不知道张阿姨吃药要温白开,王爷爷喜欢边吃药边听评剧;第二是要“脑洞”的活,面包店机器人烤面包快50%,但“龙井茶香面包”这种结合季节、本地口味的新品,还得靠人反复试配方;第三是要“灵活”的活,餐厅机器人能点餐送餐,可顾客突然说“辣菜换不辣的”“多要副餐具”,它就只能喊人帮忙。
其实机器人不是来“抢饭碗”的,而是帮人把重复、危险的活扛了,咱们更该关注怎么提升“机器人替代不了的能力”——比如跟人打交道的耐心、琢磨新点子的创意,这些才是未来不被淘汰的关键。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