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悦己消费的热点之一,网络游戏在这个暑假迎来了全面回升。
Wind数据显示,今年4月以来,网络游戏指数从4807点稳步上涨,两个月的时间内上涨近2000点,涨幅超30%。整个暑期档,更有超过30款新游面世。据《潜力常青榜》统计,暑期排名第一的国产手游《无尽冬日》7月中国地区iOS端预估收入达到了2.32亿元人民币,热度持续上涨。
如果说《黑神话:悟空》成为国产游戏之光,点燃国产游戏崛起的熊熊火苗,那么现在你会发现,中国游戏已经隐隐有一种要大范围引领全球游戏市场的趋势了——
● 今年科隆游戏展的中国厂商超50家,较去年增长32%,并有多部国产游戏获大奖提名;
● 大批海外游戏人正现身中国,亲自拥抱中国市场,尝试和中国的玩家以及游戏从业者们走得更近一些;
● 索尼等国外公司全面参与到中国游戏孵化生态体系,这也助力更多蕴含中国文化特色的游戏创意走向全球舞台......
过往游戏行业往往被认为有着较强的抗衰退能力,然而,自去年以来,海外不少游戏大厂销售额都开始下滑,对于中国游戏公司而言,在行业内部环境不断轮转的情况下,游戏行业增速逐渐放缓,新的增长引擎究竟从何而来?
答案首先来自于游戏本身。
国产游戏技术问题曾经一直困扰从业者,碍于起步晚、受到冲击等原因,国内游戏设计的很多技术与工具只能依靠国外。
不过随着中国游戏厂商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已经能够娴熟地找到游戏体验与设备亲民之间的平衡点。中国的技术企业为游戏行业提供了全场景解决方案,包括游戏 AI 解决方案等,助力游戏公司不断提升研发效率,解决多终端适配等难题。
比如腾讯推出的自研游戏AI引擎,应用于AI NPC、场景制作和内容生成等多个场景,使游戏创作内容生成的工作效率提升了40倍以上,同时在内容生产管线中,游戏角色训练和智能体生成的成本减少了90%以上。除了腾讯、网易等大厂,越来越多的中小游戏工作室和个人开发者也积极投身游戏研发,如 “核聚变游戏节” 上八成以上的参展游戏为中国自主研发,且TapTap等平台为中小开发者提供了展示作品的机会,促进了研发环节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中国游戏研发也实现了技术与东方美学的深入融合。比如《偃武》研发团队历时三年,构建起覆盖三国时期 98 郡、1126 县的数字沙盘,参考《华阳国志》《水经注》等数十部典籍进行考据级还原,如复原汉代画像砖的内城朱雀阙建筑群、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的刘备蜀锦纹样等。其 AI 控兵系统融合深度强化学习与行为树技术,让每个作战单位都具备独立行动逻辑,自研的并行计算 RTS 战斗机制可让数以万级的单位同屏厮杀,还能让 “骑兵绕后” 等经典战术在数字世界重获新生。
综合来看,AI的爆发对游戏公司们而言,就是一场降本增效的“革命”。
根据游戏市场的数据,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未成年玩家逐渐流失,男性玩家几乎渗透率到顶点,女性玩家则逐年递增。
游戏数据分析机构 Niko Partners 发布的报告显示,亚洲游戏玩家中女性占比已达到37%,而且女性玩家在亚洲正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几乎是男性玩家增速的两倍。在国内,2022年移动游戏用户女性玩家的比例占到48.6%,与男性玩家的比例基本相当。
打响女性游戏市场第一Qiang的,是乙女游戏《恋与深空》的火爆,这款由叠纸游戏研发的、主打全新3D高沉浸恋爱的乙游,开服次月流水即破3亿的记录,着实令人惊讶。
在整个游戏行业用户规模增长见顶的背景下,男女玩家的这种变化非常值得玩味。一面是越来越多的老游戏进入生命周期的倒计时,新游戏却不尽如人意,让玩家审美疲劳,这逐渐降低了老玩家尤其是男性玩家的氪金欲望。
另一面,随着男性、女性对于游戏的偏好逐渐融合,边界趋于模糊,主流游戏在女玩家群体的渗透将越来越高。而且,当前中国游戏行业的一些发展趋势,其实更加符合女性玩家的需求,有利于女性玩家的增长。
这种趋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女性玩家的角度来讲,尽管她们与男性玩家在游戏偏好、使用场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但对于一款游戏的追求上其实并无本质性区别,她们同样看重游戏性、剧情、人物角色、互动性等。然而,市面上的主流游戏对女性玩家并不友好,专门的女性向游戏又在玩法、剧情等要素上做得差强人意。
显然,当前游戏大厂们还需要真正思考,如何做出一款符合大众女性需求的游戏。
随着年轻消费者游戏需求的提升,以及他们对于高质量游戏的要求加大,游戏硬件逐渐成为了游戏消费中相当重要的部分。
由于过往移动端游戏日益“变重”,越来越精致的移动端游戏让不少玩家因此换机。数据显示,有78.51%的用户会因手机配置落后换机,31.29%直接为游戏性能需求升级设备。
随着消费者对于高质量手游的要求提升,这种需求也逐渐转向端游,端游市场也迎来增长和复苏。市场研究公司Newzoo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PC游戏营收增速超越了其他类别,同比增长率达到4%。不仅如此,Steam同时在线玩家数相较5年前直接翻倍,已经突破4000万大关。
3D技术为掌机领域的探索带来机会。腾讯携手英特尔、京东方发布了全球首款裸眼 3D PC 游戏掌机 3D One,该掌机以《暗区突围》《剑灵》等成熟端游为入口,叠加掌机的便携性和裸眼 3D 显示效果,试图为玩家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此外,腾讯还曾与壹号本合作推出 OnexPlayer,与罗技合作推出了云游戏掌机。
更多年轻玩家耳熟能详的游戏厂商和设备厂商,比如达尔优 (DAREU)、狼蛛 (AULA)、莱仕达 (PXN)、VGN、腹灵(FL·ESPORTS)、变体精灵 (Morphling)等,都在跟着玩家需求与时俱进,带来硬件市场新的变化。
随着中国游戏硬件厂商的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日益明显,显示了硬件厂商与终端品牌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游戏硬件市场的发展。
在这中国游戏产业的黄金年代,从头部大厂到中小企业,没有哪一方敢慢下来,一边要迎合市场快速转型,一边要提高审美标准,力求不错过接下来任何一个大市场的机会。
更新时间:2025-09-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