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考拉是只鹿 | 编辑:小鱼
“‘稳稳鞋’的未来还‘稳’吗?”
好文3679字 | 6分钟阅读
图源自泰兰尼斯官方旗舰店
“妈妈!我就要这双鞋,我在电梯里见过!”
上海静安区的一家大型综合商场里,年轻的妈妈被孩子拉进了一家童鞋店。她蹲下身子,仔细触摸一双稳步鞋的鞋底纹路。不远处,穿西装的爸爸举着手机拍下价签,试图从网络上好好比价一番——毕竟,标价1299元一双的儿童鞋,比成人运动鞋还贵不少。
作为家长,似乎没有给孩子配一双泰兰尼斯,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稳稳第一步,高光每一步。"
别说是有孩子的父母了,就算是未婚未育的单身人士,绝大多数都没能逃过这条广告语的洗脑。
凭着一条电梯广告,泰兰尼斯硬生生把自己干成了现象级产品:2024年卖出600万双,年营收30亿元,当之无愧的童鞋之王。
有人称它为“童鞋界的爱马仕”,也有人困惑:一双孩子的鞋,到底凭什么卖得比成人潮鞋还贵?

如果一个家庭里只有一块钱,这一块钱肯定会用在孩子身上。
可略显奇怪的是,在泰兰尼斯横空出世前,作为儿童成长中必需品的童鞋在中国市场却始终处于“隐秘的角落”。
做鞋的品牌千千万,可专门做童鞋的品牌在中国根本报不上姓名。要不就被当成童装的附属品;要不就以运动品牌的支线存在,童鞋几乎没有独立品牌。
泰兰尼斯的创始人丁飞,是个不折不扣的鞋厂“土老板”。早年,他在晋江、泉州一带做OME代工,为迪士尼、李宁等各大品牌生产童鞋。在为大牌代工的过程中,丁飞把鞋业供应链的门道摸了个透,也看清了一点:做OME代工,赚的只有辛苦钱,永远不可能有定价权。
做童鞋品牌,从0到1的破局,关键是要用“科学”重构童鞋逻辑。
童鞋不就是缩小版成人鞋吗?长期以来,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认知误区,但事实并非如此。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脚型、骨骼、肌肉等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童鞋的设计和物理安全要求应区别于成人鞋。而且,不同的化学物质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危害也有差异,因此需要针对儿童的特殊性,制定更为严格的化学物质限量标准。
就在去年,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还为此专门发布了《童鞋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
随着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这种专业化、细分化的需求也变得日益迫切了起来。
段永平经典商业哲学中曾强调:“敢为天下后”。说的是在成熟市场中,集中资源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从而实现“后中争先”。
专注垂直场景、细分应用,不仅有助于企业降低科研发成本,还可以让企业吃到需求清晰、用户忠诚度高、难陷入“重复造轮子”的竞争泥潭。
这套手段被丁飞运用得炉火纯青。泰兰尼斯只做细分且空白的童鞋赛道,精准锁定中产家庭的儿童。
首先,中产家庭对科学育儿有强烈诉求,同时价格敏感度低,从生意的角度,这样的上帝顾客堪称标杆;其次,0-3岁学步期是家长最为“揪心”的成长阶段,也最害怕孩子走不稳、老摔跤。
2023年8月,泰兰尼斯第一款大单品“稳稳鞋”诞生。
这款鞋主打 “鞋底分区支撑”。即通过不同材质的密度差异,为足弓、前掌、脚跟等位置提供不同的承托性能,也强调防滑、橡胶包头、1/3科学弯折等功能,最终实现 “不崴脚,走得稳”的性能。
“稳稳鞋”稳稳击中了家长养娃的焦虑。
一双“稳稳鞋”定价529元,目前已迭代出Pro、Max等多个版本,其中“稳稳鞋MAX冬季童靴”价格1499元,比萨洛蒙的爆款成人鞋XT-Quest(1398元)还贵。
别忘了稳稳鞋的目标对象是婴幼儿,儿童的脚部成长很快,加上冬季童靴有季节限制,一双1499元的鞋基本只能供孩子穿一年。
即便如此,中产家长们依然对泰兰尼斯趋之若鹜。
据丁飞自己透露,2023年前,泰兰尼斯每年增幅在50%到70%之间,其中在线下零售受冲击的2019年到2022年,能达到100%的翻倍增长。截至2025年9月,品牌营收规模约达36亿元,目前线下渠道贡献六成收入,但线上增速迅猛,预计2026年线上线下占比接近1:1。”这一增速远超行业大盘均值。
当大多数童鞋品牌还在拼“萌系IP”或“低价促销”时,泰兰尼斯已经用“制鞋技术+育儿焦虑”的双轮驱动,完成了从“产品打磨”到“呵护方式”的升维。

如果说优秀的产品设计是泰兰尼斯的战略,那营销推广则是最重要的战术实施。
泰兰尼斯早期主要是以代理商为核心,集中于线下渠道。
关键的一记本垒打出现在2022年。
泰兰尼斯与分众传媒合作,启动饱和式广告投放,覆盖全国100多座城市的电梯媒体,以及北上广等数十个城市的机场和高铁站。2023年,泰兰尼斯进一步扩大投放,在广州市、上海市、成都市等城市曝光1亿线下客群。
从铂爵旅拍到五个女博士再到妙可蓝多,几乎所有的电梯广告都有以下共性:短平快内容、反复播放、洗脑广告词。在极高频次播放的催化下,泰兰尼斯在极短时间内就迅速打响了品牌知名度。
在2024年天猫双11中,泰兰尼斯与耐克、安踏一同占据童鞋类目TOP3。
今年以来,泰兰尼斯乘胜追击,巨幅海报加短视频“无差别”轰炸商场、地铁、社群等线上线下人流最密集的场所。2025年8月,泰兰尼斯在天猫超级品牌日期间创下“4天成交破亿,超日常26倍”的佳绩,成为行业首个入选该活动的破亿童鞋品牌。
被洗脑的不仅是成人家长,还有儿童和青少年。
有家长就直吐槽:“我儿子一直说得穿泰兰尼斯稳跑鞋才不会摔跤。”这种洗脑式营销多了,甚至会演变为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从而进一步推升未成年人对泰兰尼斯的购买欲望。
这种轰炸式的广告语就如同当年的脑白金一样,塑造了人们的神经反射弧:只要一提起童鞋,脑海中投射出的便是“泰兰尼斯”四个字。
和“稳稳鞋”一样,新推出的“稳跑鞋”同样走高端路线,定价1499元,登上天猫“400元以上儿童运动鞋热销榜”TOP10,是榜单中唯一超过千元的儿童运动鞋,比李宁、斐乐、耐克、昂跑等运动品牌还要高出一大截。
动辄上千元,每年都要买新的,这样的消费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都需要掂量一下。但丁飞想达成的目的不只是高价童鞋的一枝独秀,更是广大消费群体对“泰兰尼斯”这个品牌全产品线的认可。
换句话说,你甚至不需要买稳稳鞋和稳跑鞋,只要消费者能把童鞋和泰兰尼斯划上等号,他就赢了。
事实上,稳稳鞋和稳跑鞋并非泰兰尼斯的销冠。
比如泰兰尼斯天猫销量TOP3,分别是389元的秋季系带学步鞋、389元的秋季魔术贴学步鞋、342元的秋季学步面包鞋。
即使只是挑选功能更基础、价格更亲民的中端款式,消费者也会在认知范畴中自然而然地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品牌,哪怕这种“熟悉”只是靠一种被动输入式的五官轰炸。
小时候被背背佳广告洗脑的8090后们,如今有了娃也没能逃过泰兰尼斯。

就在泰兰尼斯销量一路井喷的同时,争议声也开始如影随形。
最大的矛盾点在于,“童鞋爱马仕”是否“价能配位”。
“质”的问题首当其冲。
2023年,泰兰尼斯的儿童皮鞋抽检“勾心纵向刚度”不合格、儿童背提包“振荡冲击性能”不合格。
以皮鞋的问题为例,勾心纵向坚固性是指皮鞋在垂直方向上抵抗弯曲的能力。若皮鞋的纵向坚固性不达标,易导致鞋体整体结构变形,穿着时缺乏稳定性,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鞋底塌陷的现象,进而降低皮鞋穿着的舒适度并带来安全隐患。
接着是“量”的疑问。
泰兰尼斯的上新速度堪称“狂飙”,每年上新超过2000个SKU。
从正面分析,可以说每一位家长都能从众多SKU中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一款。但从反面来看,“批发式上新”的背后,很难保证新品在功能上有足够的创新。事实上,童鞋的功能性是恒定的,例如护踝、稳定支撑等,因此许多新品更多的是款式、细节上的“微创新”,从时尚属性上去刺激复购率。
虽然丁飞曾强调,“广告投入花1元,研发投入至少花1.2元”, 比如学步期的“稳稳鞋”系列,核心依托“Vibram极地科技”打造“6维创新稳科技”; 小学阶段的“稳跑鞋”则对标国际顶尖技术,核心搭载护足弓成长太空碳板,被创始人丁飞称为“童鞋里的SUV”,适配多场景运动需求。
但问题是,一双上千的童鞋,究竟有多少是真的科技成分,又有多少是虚的概念包装,消费者难以辨别。而一双鞋能不能让孩子“走路更稳”,在现实中更是难以归因。
说到底,一双鞋稳不稳、舒不舒服,孩子自己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可惜,刚学步的儿童,大多还不会清楚地表达感受。正是这份表达的缺失,让高价学步鞋的争论难以平息。
从泰兰尼斯的角度,想要真正构建起长治久安的护城河,一是需要和时间做朋友,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二是需要学步鞋以外的多元化品类来证明:泰兰尼斯的确能打。
丁飞透露,包括稳稳鞋在内的所有婴幼儿鞋业务,仅占公司整体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剩下的都来自3岁到16岁的中大童赛道。只是在广阔的市场中,泰兰尼斯此前缺乏一款像稳稳鞋那样占领用户心智的王牌单品。如今,他们希望像“稳跑鞋”这样新的旗舰产品能够打开未来的增长空间。
就在泰兰尼斯试图拨开消费者心头的迷雾时,它的身后已经有了无数竞争者们,不论是耐克、阿迪达斯、安踏等运动品牌巨头,还是江博士、基诺浦等专业童鞋品牌,都在试图挑战“童鞋爱马仕”的地位。
当消费者有了越来越多的性价比之选,他们对泰兰尼斯的爱还会“稳稳”的吗?

对泰兰尼斯来说,从0到1的主线任务已经完美完成;但当游戏发展到从1到100的全新阶段,定位和营销之外,“不可替代”的技术与品控才是童鞋爱马仕”的终极密码。
高端不仅仅是价格的标签,而是价值的沉淀——当品牌能为用户的某种需求或情感提供不可替代的解决方案时,“贵”自然会被理解为“值得”。

好看,记得点小心心

推荐哦!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