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酸、烧心老不好?反流性食管炎,根源在肝胃,关键要调“气”

反流性食管炎,在中医里我们常归为“吐酸”、“胃脘痛”或“胸痹”等范畴。虽然患者表现多样,有的反酸、烧心,有的胸痛、上腹胀满、嗳气,但核心问题往往围绕着“酸水上泛”。因此,抓住“吐酸”这个主症,就能更好地把握治疗方向。

本病的位置虽然在食管和胃,但其发生和发展与肝、胆、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正如古代医籍《灵枢》所言,胆气上逆可致口苦,胃气不降则引发呕吐,这说明肝胆的疏泄功能与胃气的通降是相辅相成的。

一、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我认为,本病的根源在于 “肝胃不和,气机逆乱”

所以,总结来看,肝胃气机失调是发病的起点,而湿热浊毒内蕴则是疾病发展和加重的关键

二、辨证分型与经验治法

在临床上,我通常将本病分为以下几个常见证型,并制定了相应的方剂:

1. 肝胃郁热证

2. 湿浊中阻证

3. 瘀血阻络证

在具体应用时,这些方剂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灵活加减。比如,湿热重的加黄连、茵陈;腹胀明显的加莱菔子、大腹皮;失眠焦虑的加合欢皮、远志。

三、医案详解

患者情况:张先生,52岁,2025年5月19日初诊。

二诊(2025年6月2日)
患者高兴地表示,反酸、烧心和胃痛已明显减轻,嗳气也少了。大便每日一次,开始成形。舌苔由黄腻转为薄黄,脉仍弦滑。

14天后电话随访,患者诉诸症已平,生活恢复正常。

四、给患者的日常调护建议

  1. 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七分饱为宜。避免甜食、油腻、辛辣、生冷及浓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2. 情志舒畅:学会管理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这对防止肝气犯胃至关重要。
  3. 起居有常:饭后不要立即躺下,睡前2-3小时不宜进食。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床头15-20厘米。
  4. 衣着宽松:避免穿着过紧的衣裤,以免增加腹压,诱发反流。

总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药物、饮食、情志、起居多方面配合。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才能取得满意而持久的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7

标签:养生   根源   不好   关键   食管炎   肝气   脾胃   湿热   燥湿   厚朴   胸骨   患者   大便   饮食   舌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