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授叹息:全世界都低估了中国,中国是一个真正伟大的文明

2024年6月,新加坡前外交官马凯硕宣布:“中国文明至少还有百年的繁荣期。”

这是他在权威学术场合对中国未来作出的判断,而就在这场讲话之前几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马奥尼也在一篇评论中直言:“美国的最大敌手,不是中国,而是它自己。”

他们为什么会突然改变看法?中国到底做了什么?

文明不死密码

2015年,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艾恺因在中华文化传播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这位美国汉学家,用了将近40年来研究中国历史,终于研究出自己的逻辑,他说西方人总喜欢用“非黑即白”的滤镜看中国,难怪看不透。

就拿文明起源说吧,以前西方学者咬死“文字和金属工具那才叫文明”,压根不承认中国的早期文明。

直到良渚遗址被挖出来,5300年前的古人连轮子都没普及,却能组织十几万人修巨型水利工程,甚至连玉器上的礼制纹路看的都清清楚楚。

英国教授伦福儒看完当场改口:“这早就达到国家级别了,能和同时代的大文明并列。”

更绝的是这文明的延续性,古埃及的金字塔再壮观,楔形文字早成了墓碑上的死文字,跟现代埃及没啥关系,两河流域的遗迹再多,也早断了传承。

但中国不一样,敦煌壁画里的手势,和达芬奇画作里的能对上,从良渚玉器到丝绸之路,再到现在的“一带一路”,线索从没断过。

就说汉字,三千年下来“仁”“义”“礼”这些字还能认、还能用,这在世界上在也找不出第二个。

去年有个西方记者问:“中国为什么没像古埃及、巴比伦那样消失?”

艾恺直接拿出甲骨文和简体字对比:“文字在,文明就在,这就是中国底气”。

再看治理的巧

美国教授彼得・沃克最感慨的是中国的执行力:“我们的政策像钟摆,换个总统就推翻重来,中国定个五年规划,大家能齐心干到底。”

这话戳中了要害,西方总骂中国“专制”,却故意忽略中国的治理效能。

就说脱贫吧,西方觉得“政府发钱就行”,可中国的逻辑是“授人以渔”。

修公路通到村里,架基站让电商进村,搞产业扶贫让贫困户有活干。最后干成啥样?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脱贫,按世界银行标准算,占了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这可不是喊口号,是12.8万个贫困村一个个摘帽干出来的。

疫情那阵子更明显,武汉有难,全国医疗队一夜之间就赶过去,封控措施说执行就执行。

西方骂“没人权”,可他们自己呢?

美国2023年一年就有1247人被警察杀害,疫情死亡人数更是居高不下。

爱德曼信任晴雨表显示,2024年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指数是79,美国才46,这数字比啥辩解都管用。

高盛前总裁桑顿说得实在:“中国决策层像顶尖梦之队。”

不是说官员多厉害,是这套“选贤任能”的机制,能让懂行的人干专业的事。

比如搞新能源,政府拉着企业、高校一起布局,现在中国光伏、风电装机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卖得比谁都好。

这种“政府当项目经理”的模式,西方学不来,因为他们的资本早就凌驾于政策之上了。

攒出来的实力

以前西方总说“中国科技是抄的”,现在这话没人敢说了。

2025年的数据摆在那: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里,中国占了40.8%,华为排第一,OPPO的专利申请也超过11万件。

更狠的是5G基站,中国建了425.1万个,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还多。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两年,已经做了181项科学实验,拿到300TB数据,还种出了空间水稻,这可是国际上头一回。

西方早年不让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结果中国自己搞出个“天宫”,现在反而有十几个国家排队要合作。

伦敦政经学院的金刻羽教授点透了:“中国创新不是砸钱竞赛,是把技术变成普通人用得起的东西。”

西方车企还在争电动车走豪华还是平民路线,比亚迪已经把电池、供应链做到极致,车又便宜又耐用,2023年出口392万辆,全球第一。

华为更不用说,核心专利自己搞,生产线上的工人却在用抖音刷视频,这种“高科技接地气”的玩法,西方学者直呼“看不懂”。

马凯硕说过:“中国创新是被逼出来的”,我们也承认,这话说的确实没错。

以前西方老卡咱们脖子,华为就自己搞芯片,现在新能源被打压,比亚迪就建海外工厂。

这种“打不垮、能变通”的劲儿,其实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在的5G、量子计算,中华文明从来不是守旧的,而是盯着问题找办法。

艾恺教授在研讨会上最后说:“中国不是西方的对手,是另一种活了五千年的文明样本”。这句话该让全世界好好琢磨琢磨。

我们总说“中国崛起”,其实不是突然变强,是这个文明本来就有这底气。

汉字没断,根就没断,能变通,就不会死,肯实干,就有未来。

那些还在用“二元论”看中国的人,就像拿着尺子量大海,永远也搞不懂为什么海浪能拍碎礁石,却又能滋养出鱼虾。

马凯硕预言“中国还有至少百年盛世”,或许不是夸海口。

一个能在五千年里跌跌撞撞却越活越旺的文明,从来不是靠运气,而是靠那种“认准了就干,错了就改”的韧性。

下次再有人问“中国到底强在哪”,不如让他亲自去看,看那些烟火气里,藏着中国文明最伟大的秘密。

信源: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855304

http://news.china.com.cn/2024-12/10/content_117597578.shtml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历史   中国   美国   教授   文明   华为   新能源   汉字   政府   全球   这话   基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