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为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5月10日上午,由安徽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合肥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联合主办,省应急管理厅、合肥市应急管理局承办的安徽省暨合肥市“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合肥市科技馆蜀西湖馆区隆重举行。
安徽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周天伟在致辞中强调,安徽省地处南北交汇处,气候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多样,河湖水系众多,极端天气事件易发多发。要牢固树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绷紧“思想弦”,织密“防控网”,以“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周活动为契机,持续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以工作措施的确定性应对风险挑战的不确定性,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合肥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保智在致辞中表示,合肥市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创新科普方式,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科学素质;进一步织密灾害防治“安全网络”,用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动火监管平台、小散工程纳管信息平台等,营造监管“多维网”;进一步凝聚群防群治“强大合力”,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防灾减灾格局。
当巡检机器狗敏锐捕捉温度异常,AI系统秒级研判火情,远程操控灭火机器人精准出击……启动仪式上,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了科技带来的未来“智慧安全日常”。未来,这些技术将走进社区、工厂,成为排查风险隐患的“火眼金睛”。
“这次我们带来了基于宽带自组网的智慧化无人系统,机器人、机器狗、应急通信产品。”安徽卓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良介绍,这些产品可以组成一套智慧化无人系统,满足大应急行业在“三断”极端场景下的应急通信、应急指挥。
安徽省市系列应急演练已拉开序幕,本次启动仪式上,大家现场观摩了应急队伍联合演练。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合肥市应急管理局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演练的首期拉动,模拟合肥市某区域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多个乡镇出现“断路、断电、断网”,检验各类应急通信手段在极端条件下的通信保障能力。
此次应急通信拉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队伍反应能力及实战技能,围绕应急通信装备完好性和通联性,充分检验“三断”极端环境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应对各类重大灾害事故的能力水平。
为增强公众参与感,主办方打造了安全帽体验、家庭急救体验、消防灭火体验、安全带体验、烟雾通道体验五大互动体验区。市民可以在仿真模拟场景中,亲身感受安全事故带来的冲击。
在完成心肺复苏体验后,市民张女士认真地说:“自己亲手操作了才知道有多难。但学会这些技能,关键时刻就能救家人的命,这活动太有意义了!”
这场沉浸式安全教育活动以创新的体验模式,为市民搭建了“零距离”接触安全事故的平台,助力他们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安全事故的危害性,并熟练掌握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知识与技能。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