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睡觉错了?医生苦劝:过了60岁,睡觉要尽量做到这3点

张大爷最近心情有些烦躁。每天晚上,他都习惯性地在10点准时躺上床,期待着进入甜美的梦乡。睡意始终迟迟未到,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越是焦急,越是清醒

尽管每晚都按照年轻时的习惯按时休息,他却发现第二天的精力越来越差,甚至常常在半夜醒来无法再入睡。

张大爷以为这只是“年纪大了”的正常表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身体逐渐发出警告信号,告诉他——问题远不止睡得早那么简单

这正是许多过了60岁的人面临的普遍睡眠问题。我们通常以为“十点睡觉”是标准的健康作息,但对于年长者来说,这种“固守十点”的睡眠方式可能不仅无益,甚至可能影响健康

老年人睡眠的特殊需求

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的生物节律会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褪黑素分泌的时间会提前。褪黑素是人体调节睡眠的关键激素,它的分泌通常在晚上逐渐增加,帮助人们入睡。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褪黑素的分泌时间往往提前了1至2小时。若硬要在晚上十点上床入睡,可能会错过身体需要休息的最佳时机,反而难以入睡。

老年人的睡眠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深睡眠时间减少,夜间醒来的频率增多。60岁以上的人群,深睡眠的比例往往下降至20%以下,而年轻人通常可以达到30%以上

为什么“晚上十点睡觉”不再适合60岁以上的老年人?

1. 褪黑素分泌提前,最佳入睡时间与年轻人不同

许多老年人在晚上八点半左右就开始感到困倦,如果此时仍然强迫自己在10点入睡,反而会错过大脑发出的“入睡信号”。

当褪黑素的分泌已经进入高峰期,却还不能入睡,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导致多次醒来,甚至早晨醒来后感觉疲倦无力。顺应自己的生物节律,按身体自然的困意入睡,才能确保深度睡眠的质量。

研究发现那些在8:30至9:30之间入睡的老年人,其睡眠效率高于那些坚持10点才睡的人,深度睡眠时间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证明了入睡时间与生物节律的匹配对于睡眠质量至关重要。

2. 睡眠结构的改变,质量比时长更重要

老年人的睡眠不再是连续8小时的深度休息,而是更容易进入浅睡眠状态。单纯追求“睡得多”可能适得其反。对于老年人来说,深度睡眠时间的比例远比睡眠的总时长重要。

许多老年人习惯性地追求8小时睡眠,但实际上,深睡眠的时间应占总睡眠的20%以上才算健康。即使睡眠总时长只有6个半小时,保持良好的深睡眠比例,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也会比睡满8小时却多次醒来的人更好。

老年人如果深度睡眠占比能够保持在20%左右,第二天的记忆力、反应力和免疫力都会优于那些睡眠时长虽长但频繁醒来的人。所以睡眠质量远比睡得长更为重要。

3. 生理节律的错位与焦虑感的相互影响

许多老年人出现“早醒”现象,尤其是凌晨三四点便会醒来,心里充满焦虑,害怕再次入睡。实际上,老年人早醒并不一定是睡眠质量差的表现。

人体的生物钟会随着年龄变化而提前,导致在早晨时分容易醒来。如果不立即焦虑,而是保持静卧,给大脑更多的恢复时间,通常可以重新进入睡眠,第二天醒来时会感到更加精神饱满

如何调整睡眠模式以获得更好的休息

对于老年人来说,如何调整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以下几点可以帮助老年人获得更健康的睡眠:

1. 顺应生物钟,灵活调整入睡时间

不必严格坚持10点睡觉,而是根据自己的困意调整睡眠时间。倘若在晚上8点半就已经感到困倦,不要强撑着看电视或刷手机,尽早上床休息。相反,如果9点多仍然没有睡意,也不要因为追求“早睡”而强行入睡。顺应生物节律入睡,才能更好地进入深度睡眠。

2. 睡眠质量比时长更重要

确保睡眠的深度比时长更为重要。老年人应避免为追求“睡满八小时”而焦虑。睡前避免刺激性活动,保持安静放松的环境,有助于提高深睡眠的质量。调整卧室的温度、灯光和床具等因素,确保睡眠环境适合自己的生理需求,也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

3. 调整作息,避免早醒带来的焦虑

对于经常早醒的老年人来说,醒来后无需焦虑,不要急于起床。可以静静躺着,尝试再次入睡。如果早醒现象频繁,白天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改善生物钟,避免晚上无法入睡。

4. 适当锻炼与定期健康检查

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保持活力,增强体能

适度的锻炼对于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运动不仅有助于增强体力,还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每天快步走30分钟,或者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太极等低冲击运动,不仅有助于提高血液循环,还能帮助老年人提高褪黑素的分泌,进而改善睡眠质量

每周进行三到五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显著减少老年人入睡困难的情况,增强整体体能和免疫力。对于那些经常感到疲倦、容易入睡困难的老年人,适量的锻炼无疑是一剂良药。

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离不开定期的健康检查。血压、血糖、胆固醇等常规检查是预防慢性病的基础。特别是心血管健康、骨骼健康和糖尿病等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并加以管理。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

定期检查可以帮助老年人发现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骨密度检查可以帮助预防骨质疏松症,避免老年人发生骨折等意外。

顺应身体节律,保持健康生活

“早睡早起身体好”这句俗语对于年轻人或许适用,但对于老年人来说,真正的健康睡眠不在于固定的睡觉时间,而在于顺应身体的生物节律

调整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适量锻炼和定期健康检查,这些都是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每个人的生物钟不同,了解并尊重自己的身体需求,才能拥有一个健康、充实的晚年。

参考资料:

张莉,陈伟. 老年人睡眠结构变化与认知功能关系研究[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40(3):612-615.

李晓辉,杨志刚. 老年人午睡与心血管风险关系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5,45(05):1223-1227.

王蕾,宋佳. 日光暴露与老年人睡眠质量关系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3,44(5):413-417.

赵丽,周敏. 适量运动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J]. 生命科学研究,2024,35(2):154-158.

胡阳,李鹏.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干预对策[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3(12):1024-103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养生   晚上   医生   睡眠   老年人   健康   节律   老年   时间   深度   焦虑   身体   生物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