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号,京东跟茅台一起办了场用户见面会,其实就是场品酒局。
老实讲,这场局本来没那么大动静,直到刘强东在现场说了些话,他不仅挨桌敬酒,喝了至少半斤茅台,还直接提了约美团王兴吃饭被拒的事儿。
当时有人问他最近见没见王兴,刘强东倒也实在,说本来约了,但王兴说正跟滴滴程维在巴西抢外卖业务,没空。
后来他又想约美团的王莆中,结果对方说“老板不去,我也不敢来”。
这话一出来,现场气氛有点微妙,但刘强东接着就说了句挺实在的话:“民营企业要简单点,该竞争就竞争,靠本事赢消费者,别把商业竞争搞成个人恩怨,咱不该变成仇人啊。”
更有意思的是,八年前俩人还一起组过局呢。
那时候乌镇互联网大会结束,王兴和刘强东牵头搞了个“东兴局”,一下子凑了16个互联网大佬。
现在回头看,从当年一起吃饭聊天,到现在约两回都约不上,倒不是说俩人闹掰了,更多是因为京东和美团现在成了直接竞争对手,京东今年杀进外卖市场,美团肯定得防着,这种情况下,见面聊天确实容易尴尬。
刘强东这边把话都摊开说了,那美团那边是啥反应呢?说真的,跟京东的高调比起来,美团这两年确实太低调了。
之前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接受采访时就说过:“我们这几年对外沟通太少了,既不擅长也不喜欢,结果就是别人怎么定义我们,我们都挺被动的。
”这话倒是没说错,比如这次刘强东公开提约酒的事儿,美团官方就没直接回应。
王兴虽然不常公开说话,但关于竞争的态度,其实在财报会和股东会上都讲得很清楚了。
今年5月美团二季度电话会上,他就说“我们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赢下这场竞争”,还强调美团在外卖行业深耕了10年,经历过好几次激烈竞争,现在还是最有利的。
到了8月发二季度财报时,他又提了“坚决反对内卷”,还预警说三季度核心业务可能会亏不少。
6月股东会上更直接,说“欢迎更多人进外卖行业一起创新,但要是搞大额补贴、低于成本价促销,那就对行业长期发展没好处了”。
这么一看,美团不是没态度,只是不爱在公开场合跟人“打嘴仗”。
最明显的一次回应,还是在今年618之后,刘强东6月18号在内部谈话里提了美团,第二天美团就发了张海报,上面写着“无论黄箱子、蓝箱子、红箱子,里面装的都是对好日子的想象”,还配了句“路很宽一起跑”。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黄箱子是美团外卖,蓝箱子是京东外卖,这话就是在说“别搞得跟仇人似的,大家一起做市场不好吗”。
不得不说,这种回应方式比直接反驳温柔多了,既没驳刘强东的面子,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当然了,企业家之间的“客气”归客气,该竞争的地方一点都不会含糊。
现在京东不仅做外卖,还盯上了美团更核心的业务,酒旅。
可能有人不知道,美团的业务主要分两块,核心本地商业和新业务,其中核心本地商业就是外卖、到店酒旅这些,收入占比能到七成左右,是妥妥的“现金牛”。
而酒旅业务比外卖还赚钱,就拿携程来说,这几年毛利润一直保持在八成左右,美团的酒旅业务利润也差不了多少,说是美团的“软肋”一点不为过,毕竟这块业务要是被抢了,对美团影响可不小。
京东显然也清楚这块业务的重要性,但没打算搞低价战。
这次品酒会上,刘强东就说京东很快会发布全新的酒店发展计划,“不会把酒店行业拉入价格战”。
说实话,这个决定挺明智的,之前外卖行业的价格战大家都看在眼里,最后不管是平台还是商家,其实都没捞着好处,搞不好还会伤了用户体验。
而且京东已经有具体动作了。
前段时间京东集团CEO顾问郭庆(大家都叫他老K)在环球旅讯峰会上透露,京东正在推进“七鲜小厨进酒店集团”,还说未来七鲜小厨说不定能成中式餐饮出海的载体,或者给中国酒店行业提供新的模式。
不过话说回来,京东想做好酒旅业务也不容易。
美团在酒旅行业做了八年多,跟全国十万多家酒店都有合作,用户预订习惯也早就养成了。
京东作为新玩家,就算有七鲜的供应链优势,想突破美团的壁垒,怕是还得花不少功夫。
说到底,刘强东两次约酒被拒,其实不是什么“恩怨”,更多是商业竞争下的正常现象。
他喊出“企业家不该变成仇人”,其实是想把竞争拉回理性的轨道,别搞那些恶性内卷;美团虽然低调,但也没想着“赶尽杀绝”,而是通过自己的节奏防守。
现在互联网行业早就过了“你死我活”的阶段,大家更应该比的是谁能给用户创造更多价值,谁能让行业更健康。
至于刘强东和王兴的酒局到底能不能约成,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不能守住“竞争不翻脸”的底线,毕竟对企业家来说,赢得市场很重要,但守住圈子里的体面,同样重要。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