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玮)7月2日下午,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网络综艺创作主题研讨举办。本次研讨以“‘综’观万象,‘艺’启未来”为主题,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网络视听平台代表、节目制作人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谋网络综艺节目的未来发展。
主持人张越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自媒体的实践思考。
网络综艺,正在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满足了观众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更以其贴近时代、紧跟潮流的内容创作,成为反映社会风貌、引领文化潮流的重要载体。当前,网络综艺正经历从“流量追逐”到“价值深耕”的转型。大小屏共生、横竖屏融合的生态变迁,正推动内容创作进入多元阶段。主持人张越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自媒体的实践思考。她追问,创作的“意义”所在,在她看来,要从透过现象的本质里、个体背后的群体里、当下之后的历史里、感性背后的理性里构建节目价值。
“重建在场性:人文综艺的社会观察与价值表达”圆桌对话。
在“重建在场性:人文综艺的社会观察与价值表达”圆桌对话上,央华戏剧艺术总监、导演、编剧王可然表示,“体验”是创作的内核,“传播”是创作的关键,依托跨媒介的艺术探索,戏剧与综艺将携手迸发别样精彩。深圳星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令狐列关注综艺的文化价值,在他看来,创作者要甘做文化的“矿工”与“导游”,在“流量”和“留量”中搭建起文化生态。虎鲸文娱集团优酷人文总经理王晓楠表示,“破题”是综艺节目创作的关键所在,要深挖、深扎,找到底层逻辑和叙事支点。纪录片、综艺节目制作人、导演赵琦认为,要找到综艺节目投射的内在意义,为观众带来瞬间的美好与意义。逆光映像CEO、总导演乔岩表示,技术是手段、创作是灵魂,当创作化为记录理想的媒介,我们终将讲好中国故事。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王心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