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好不好,看喝水就知道?喝水越多,就越长寿?来看研究

午后的小区花园里,张阿姨和几位老姐妹又聚在长椅上唠起了家常。正说着,李大爷带着保温杯远远走来,半真半假地打趣一句:“别忘了多喝水,网上说喝水多的人心脏都特好,长寿!”张阿姨一脸狐疑:“真有这么神?

我早听说‘一天八杯水保健康’,可有时候喝多了反倒难受……”另一个阿姨倒是附和:“可现在谁敢不信呢,天天都是‘多喝水’的养生秘笈。”身边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闹。

可喝水这事,真的和心脏健康、长寿有那么直接的关系吗?是“水喝得越多,活得越长”,还是“恰恰相反”?

一项哈佛大学2023年新研究,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其中“第3点”更是被不少医生认为最容易忽视。到底我们该如何科学喝水,为心脏减负?

喝水与心脏,真的有密切关系吗?专家权威解析

聊到心脏健康,很多人总会想到血压、胆固醇,却忽略了“饮水量”这个看似普通的小细节。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琳解释。

“人体60%以上是水分,水对心血管系统的平稳至关重要”,但每日摄水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给心脏带来不小的压力。

长期饮水量偏低的人心肌灌注减少,心脏泵血效率下降,数据表明此类人群发生慢性心衰的风险提升了高达17.8%

而“多喝水就更健康、更长寿”似乎是个常见误区。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中国老年人饮水健康指南》特别指出:过量饮水反而可能增加心脏负荷,诱发水中毒或加重基础心脏疾病

特别是对部分年长者、肾功能降低者而言,盲目多饮水会增加血容量,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增加11.2%

喝水多少,心脏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坚持两个月后的变化,尤其第3点最容易忽视科学喝水到底会给心脏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或风险?结合权威数据,记者发现部分变化“你一定没料到”。

坚持合理饮水,身体通常会出现下列3大变化:

心脏泵血更顺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2022年一项跟踪1320名中老年人的临床研究发现,保持每日1500-1700毫升水摄入量(约三瓶普通矿泉水),2个月后参与者的收缩压平均下降了8.4mmHg,而心率波动幅度也逐渐变小,夜间心悸明显改善。

血液黏稠度降低

合理饮水可提高血液流动性,“相当于把堵塞的水管冲通了”。郑州大学2021年回顾性队列数据显示,每日饮水量小于1000毫升组发生急性心梗概率升高14.9%,大于2500毫升则无额外获益,甚至有个别心衰倾向病例增加。

心脏压力“隐形增加”最容易被忽视

高危人群如慢性心衰、高血压、肾功能变差者一旦短时间内暴饮暴饮(如两小时内饮水超过1000毫升),易导致“容量负荷加重”,诱发急性心衰或水肿

我们该如何科学喝水护心脏?

这3个秘诀,让喝水变成健康加分项

那到底怎么喝水,既能保证心脏需求,又不至于过量伤身?权威专家建议。

每天1500-1700毫升。是中老年人普遍推荐的科学饮水量,分4-8次饮用,每次约200-3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清晨起床后、三餐饭前半小时、运动后适当补水,避免饭中、饭后或夜宵时“拼命灌水”,以免加重肾脏与心脏负担;特殊人群(如心功能不佳、慢性肾病、高血压患者),饮水量需根据医生建议动态调整,有明显浮肿、气促等表现时,优先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每日最佳饮水量。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度心梗临床流行病学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功能评估年度报告2022

李新开. 饮水与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关系.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2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23年健康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养生   长寿   好不好   心脏   饮水   心衰   健康   瑞金   医生   权威   科学   阿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