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岁的林晓盯着洗手池里的头发崩溃:‘洗次头掉一把,再这样下去我要成秃子了!’”
这不是个例,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超 2.5 亿人受脱发困扰,20-40 岁年轻人占比超六成,相当于每 6 个中国人就有 1 个在 “掉发焦虑” 里挣扎。
《黄帝内经》早有“肾其华在发”的记载,古人早已发现头发与健康的关联。可如今,熬夜、压力大、频繁染烫让脱发成了年轻人的“通病”。
林晓就医后,医生说:“这是常见的脂溢性脱发,找对方法就能改善。”
那么,怎么分清是正常掉发还是脱发?又有哪些科学办法能留住头发?
一、“掉发”和“脱发”别搞混!
正常人每天掉 50-100 根头发,是自然代谢,不用慌。
但出现这 4 种情况,就是脱发预警了:
第一、洗头掉发超 200 根,一抓就掉好几根;
第二、发际线后移、额头变宽,或头顶能看见头皮;
第三、家人有脱发遗传史;
第四、脱发持续超 3 个月没好转。
简单说,偶尔多掉是 “掉发”,长期大量掉 + 头发稀疏就是 “脱发”,千万别弄混。
二、这 6 个脱发误区坑了很多人
误区一:头油多就勤洗,洗得勤就不掉发?
过度清洁会破坏头皮屏障,反而让油脂分泌更旺,加重脱发。中医也说,频繁洗头会伤头皮气血,对头发没好处。
误区二:剃光头能 “重启”?新头发会更浓密?
剃头只是剪短头发梢,根本碰不到头皮下的毛囊,而毛囊健康才是头发生长的关键,剃光头完全没用。
误区三:脱发就是肾虚?吃补肾药就能好?
“肾虚脱发” 是中医说法,但现代医学发现,多数脱发和雄激素、遗传、生活习惯有关,和“肾功能”没直接关系,盲目补肾不仅没用,还可能伤身体。
误区四:多吃黑芝麻、核桃能治脱发?
黑芝麻、核桃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对头发有好处,但只是普通食物,不能当药吃。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单靠吃它们能治好脱发,吃多了还会胖。
误区五:换“防脱洗发水”,就能根治脱发?
洗发水只能清洁头皮和头发上的脏东西,最多算辅助护理,解决不了毛囊萎缩、激素失衡这些根本问题,靠换洗发水治脱发,就是本末倒置。
误区六:植完发就一劳永逸?再也不用怕掉发?
植发是把后枕部健康的毛囊 “挪” 到脱发区,但没法阻止其他毛囊继续掉。要是术后不护理,或没解决脱发根源(比如激素问题),新头发可能活不了,旧头发还会掉。
三、医生支招!6 个方法帮你摆脱脱发烦恼
方法一:吃对食物,给头发“喂饱营养”
头发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要多吃鸡蛋、瘦肉、豆制品补优质蛋白;还要吃菠菜、西兰花补维生素 B 族,动物肝脏、红枣补铁,坚果、牡蛎补锌,这些都是头发生长的 “燃料”。
方法二:别熬夜!让毛囊好好 “睡觉”
熬夜会打乱内分泌,导致激素紊乱、头皮出油多,加重脱发。医生建议,每天 23 点前睡觉,保证 7-8 小时睡眠,让毛囊得到充分休息。
方法三:正确护发!别再 “折腾” 头发
频繁染烫会伤毛鳞片和毛囊,一年最多 2 次;用温和的洗护产品,洗头水温控制在 37℃左右(和体温差不多),洗 5 分钟就够,别抓挠头皮;吹头发用低温档,离头发 15-20 厘米远。
方法四:少焦虑!压力大也会 “掉头发”
中医认为 “思虑伤脾、肝郁伤血”,气血不足会影响头发生长。现代医学也发现,焦虑、抑郁可能引发斑秃。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和朋友聊天缓解压力,保持心情好。
方法五:别乱吃药!用药得听医生的
现在临床能用的脱发药,主要有非那雄胺(男生用)、米诺地尔(男女都能用),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医生会根据脱发类型、严重程度调剂量,自己买药吃,可能会有副作用。
方法六:要植发?先找正规医院
要是毛囊已经严重萎缩,常规治疗没用,可以考虑植发,但一定要选正规医院的皮肤科,术前和医生聊清楚风险和术后护理,还要知道,植发费用不低,术后得长期维护。
结尾部分
可能有人会问:“我已经脱发半年了,现在调理还来得及吗?”其实,大部分脱发只要及时干预,都能改善。就像林晓,按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和作息,正确护发,3 个月后脱发就少了很多。
虽然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脱发的人越来越多,但不用焦虑。脱发不是 “绝症”,关键是别信偏方、别踩误区。
记住,先去医院弄清楚自己是哪种脱发,再选科学的改善方法,加上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头发慢慢就会恢复健康。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