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日本迎来了第104任首相——高市早苗,她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高市早苗在众议院指名选举第一轮以过半的237票胜出,但在参议院指名选举第一轮仅获得距离过半差一票的123票,经过第二轮角逐后,最终以125票当选首相。
这场政治博弈的背后,失去公明党支持的自民党不得不与维新会达成联盟。
真正让日本民众紧张的,不是政治格局的变化,而是高市早苗带来的"早苗经济学"会让他们的钱包更瘪。

高市早苗上台后立即下令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措施。高市早苗已下令推出一套新的经济措施,旨在减轻通胀给家庭和企业带来的负担,但她未具体说明该计划的规模,也未表明是否需要增发国债来筹措资金。
高市早苗的经济政策主张已经被称为"早苗经济学",以主张激进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而闻名,她表示必要时政府应增发公债,为出台缓解生活成本上升影响的举措提供资金支持。
问题是,日本的债务负担已经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水平。当下日本债务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250%,位居全球前列,若继续财政扩张甚至增发国债,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就是日本政府每赚1块钱,身上就背着2块5的债。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继续大手大脚花钱,风险可想而知。

日元汇率已经给出了市场的答案。10月21日,日本强硬保守派高市早苗在众议院投票中胜出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后,日元应声下跌,美元兑日元汇率报151.17,涨幅0.29%。
10月20日美元兑日元汇率交投于150.96左右,日本政局进展与美国国债收益率走高的双重影响下,日元兑其他G10和亚洲货币走软。日元持续贬值,对于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来说,就是雪上加霜。
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早已失控,2025年以来,涨价食品的累计品目数已经超过了1万个,比前一年提前了4个月达到这一数目。
更要命的是大米价格,2025年3月3日至9日,超市5公斤装大米的平均价格达到4077日元,同比上涨99.3%,并连续十周上涨。

东京"全家"便利店的"国产越光"2公斤装售价高达1920日元。大米是日本人的主食,价格翻倍意味着每个家庭的基本生活开支都在暴涨。
整个家庭的开支账单触目惊心,预计2024年度每户(住户人数约2.9人,住户年收入约630万日元)的支出将增加9万日元,其中食品支出增加约4万日元,电力和煤气等能源增加约2.3万日元。
奶粉较新冠疫情前的2018年相比上涨了18.9%,纸尿布上涨了14.6%,2024年育儿的人均每月平均支出费用较前一年增加了1187日元,达到了41320日元,创历史新高。
工资涨了,但根本赶不上物价,2025财年日本平均工资涨幅为5.46%,创199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三井住友信托银行调查部指出,2025年日本的食品价格预计将在春季前继续上涨,尽管名义工资有所增长,但由于家庭节俭意识增强,储蓄率上升,个人消费的改善速度非常缓慢。
物价失控已经引发了社会抗议。2025年2月21日,东京霞关财务省前出现了"解散财务省"的示威,约有1000人参加。
不到一个月,这一抗议迅速扩展至全国,3月14日,包括札幌在内的12个城市同步爆发示威活动。民众的愤怒很简单:东西越来越贵,工资涨得不够快,政府还在考虑要不要给低收入群体减税。
高市早苗的"早苗经济学"本质上就是安倍经济学的翻版。高市在政治上与安倍晋三渊源颇深,也被视为"安倍经济学"的继承人,主张扩张性财政政策,认为经济增长对日本最为重要,要制定规划让日本经济规模在10年内翻倍,这意味着减税、经济刺激和政府投资。

问题是安倍经济学搞了这么多年,日本的债务从200%涨到了250%,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实质性改善。现在高市早苗还要继续这条路,结果会怎样?
市场已经给出了预警,有市场分析预测,接下来可能会看到日元贬值,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将扭曲变陡,日本央行实施加息政策的难度也会有所增加。
日元贬值会让进口商品更贵,国债收益率上升会让政府的利息负担加重,加息困难意味着通胀难以控制。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高市早苗上台后面临的是一道难解的方程式:既要刺激经济增长,又要控制通胀,还要避免债务危机。

她选择的"早苗经济学"本质上是用加杠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日本的杠杆已经高到了危险的程度。
对于普通日本民众来说,他们关心的不是政治博弈,而是明天的米价会不会再涨,工资能不能跟上物价。高市早苗能不能走出一条新路,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至少目前看来,挑战确实不小。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