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授叹息:全世界都低估了中国,中国是一个真正伟大的文明

美国教授对中国文明的看法,总有那么几个人,让人觉得他们不是在学术圈子里转悠那么简单,而是真把中国当回事儿。

像芝加哥大学的艾恺教授,他研究中国历史好几十年了,出的书直接点明了中国文明在全球范围里的特别之处。艾恺从地理位置、语言系统到思想传承,全都掰扯清楚。

地理上,中国那广袤的陆地和河流网,让它不像欧洲那样容易被外来势力拆散;语言上,汉字的连续使用,保持了文化的一脉相承;思想上,儒家那些核心理念,几千年没断过档儿。

这些元素加一块儿,就让中国文明成了世界历史上少见的“长寿”存在。他说中国文明不是靠运气活下来的,而是因为它总能在变局中调整自己。

再看看马奥尼教授,他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政国际关系教授,美国人,但在中国待得时间长,对中美关系的观察特别尖锐。

马奥尼在好几篇文章里直言,西方,尤其是美国,总爱用二元论的眼光看中国,非黑即白,非敌即友。这套思维太老套了,完全忽略了中国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马奥尼觉得,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文明新篇章的代表,它不搞西方那一套全盘复制,而是结合本土实际,搞出自己的路子。比方说,中国在扶贫和基础设施上的成绩,不是靠什么普世价值硬塞进去的,而是基于本国国情的务实操作。

其实,美国教授里头,对中国文明低估的感慨,不止这两位。伦敦政经学院的金刻羽教授,虽然是中国裔美国人,但她的观点在美国学术圈影响力大。

她在节目里直说,美国人对中国经济的误读太深了,总觉得中国是靠低端制造混日子,其实早转型成高科技大国了。金教授用数据说话,中国在电动车、5G、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专利申请量全球领先。

金教授觉得,西方低估中国,是因为没搞懂它的创新模式。中国不是单纯抄作业,而是把本土需求和全球技术融一块儿,搞出性价比高的东西。比方说,华为的5G设备,不是光靠钱堆出来的,而是工程师们日夜攻关的结果。

这套模式,让中国文明的实用主义精神,延续到现代科技里头。金教授还提,中国经济周期有起伏,但整体韧性强。这让她觉得,美国要是继续低估中国,只会让自己落后。

还有高盛前总裁桑顿,他是中美关系专家,在访谈里直接说,中国比美国强的地方多了去。桑顿不是学术教授,但他的观察接地气,他说中国政府在人才选拔上,花了大工夫,招揽全球顶尖专业人士进决策层。

这让中国在应对危机时,反应快、执行力强。中国文明的伟大,就在于它不死板,能根据时代变迁调整政策。桑顿认为中美竞争不是零和游戏,中国崛起能带给世界新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历史   中国   美国   教授   文明   块儿   中美关系   美国人   学术   芝加哥大学   全球   华东师范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