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疾病控制】
国庆返程健康提示
长假结束别放松!近期需重点防范猴痘、基孔肯雅热、疟疾等输入传染病,这份“极简版”指南助你快速掌握关键防护要点。
一、3 类传染病核心信息速览
二、3 步做好自我防护
01
阻断传播:
从细节入手
少接触:避免密切接触陌生人/野生动物,外出穿长袖(浅色防蚊),随身携带驱蚊液、驱蚊贴等产品
清环境:回家后立刻清理花盆积水、冰箱水盘等蚊虫“产房”,纱门纱窗+蚊帐物理防蚊更安心
02
精准监测:
牢记潜伏期
猴痘:入境后6-13天观察身体变化(潜伏期最长21天)
基孔肯雅热:被蚊咬/去疫区后12天内每天测体温,关注皮肤皮疹、关节痛(特别是手腕及踝趾等小关节)
疟疾:归国后至少30天内警惕周期性发热,别把“打摆子”当普通感冒
03
就医要点:
3 句话说清关键信息
出现猴痘相关症状立即戴口罩就医,出现疟疾及基孔肯亚热相关症状,做好防蚊措施及时就医,症状立即戴口罩就医,途中避免公共交通,并主动告知医生:
1. 近期境外或省外旅行史(具体国家/地区)
2. 有无蚊虫叮咬/接触可疑人员/动物
3. 症状出现时间及发展过程(如发热 3 天,手脚长疱疹)
三、特殊情况处理
猴痘接触史:
入境主动向海关申报,确诊后遵医嘱隔离治疗,单人单间、生活用品单独使用并消毒(含氯消毒剂)
蚊媒病患者:
治疗期间做好防蚊,避免二次传播(病毒可通过蚊子“接力传染”)
健康提醒:预防大于治疗!返程后做好“知风险-强防护- 早监测”,守护全家健康。
科普专家
于立芬
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科普专家
刘晨煜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公卫医师。从事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工作。
科普专家
赵偲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公卫医师。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供稿 | 传控二科 传控一科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科
编辑 | 胡妮 李贺馨
审核 | 刘继锋 张海兰 孙亚辉
MORE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