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神秘的西汉帝陵一直是考古界关注的课题。八百里秦川漫漫黄土之下,隐藏着大汉王朝哪些秘密?四百年弦歌不辍,大汉诸侯王墓都分布在哪些地方?一座汉代诸侯王陵,为何能30年持续“惊天下”?神秘墓主究竟是谁?

11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汉代考古学者们齐聚徐州。作为第三届汉文化论坛的分论坛之一,“汉家陵阙: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30周年暨汉王陵的考古成就”举行。考古学者们就汉家陵阙展开演讲。
西汉帝陵,11座帝陵完成大遗址考古
都说,大汉雄风。从汉高祖刘邦到汉平帝刘衎,文献记载,西汉一共有15个皇帝,包括仅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
大汉天子的帝陵都找到了吗?帝陵都隐藏着大汉王朝哪些秘密?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西北大学特聘教授焦南峰以《西汉帝陵的考古及其学术价值》为题,分享了自己对西汉帝陵的研究。焦南峰一生致力于秦汉帝陵的考古研究,是陕西秦汉考古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为揭秘秦汉时期的政治体制、历史沿革、都城规模、丧葬制度、文化礼仪等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截至目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大概完成了16座西汉陵墓的大遗址考古工作。其中,汉成帝刘骜的昌陵因为破坏严重,现在没有做系统的工作,其他15座陵墓系统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焦南峰透露,文献记载西汉先后有15个皇帝,目前完成大遗址考古的皇帝帝陵11座,其中前少帝、后少帝,可能没有营建陵墓,也可能营建了没有找到。
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文帝的霸陵、汉景帝的阳陵、刘邦父亲刘太公的太上皇陵、高祖薄姬的南陵……焦南峰说:“西汉皇帝‘事死如事生’,即使去世以后,也希望在地下继续拥有并延续其政权,使‘祖宗之功德施于万世,永永无穷’。”
我国的陵墓制度中,战国晚期到西汉是厚葬风最盛行的时候,工程量也最大。西汉帝陵最小的占地10平方公里,大的占地40多平方公里,西汉早中期的陵园光是里面的陵园面积就达将近3平方公里,里边陵庙、道路、外藏坑、附藏墓等密密麻麻,分布非常丰富。
中国理想都城秩序从何而来?长安!
2024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中轴线的来源从哪里来?中国理想都城秩序从何而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刘瑞给出了答案:长安。
长安的中轴线问题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

汉代长安城以安门大街为轴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刘瑞说,西汉都城长安城的规划中轴线,是南北向的,但明显有西移的现象。通过西安门的中轴线在汉武帝以前是长安城的中轴线,基本上平分了汉城平面,一边是长乐宫,一边是未央宫。但是随着汉武帝在城西兴建建章宫,中轴线的重心向西偏移。到了王莽时期,在西安门的南出的中轴线两侧营建了九庙和社稷,明显地形成了一个新的中轴线,即向北通过西安门、未央宫前殿、未央宫北阙、东西市之间,到达横门。
那么,西汉都城长安城的朝向是什么样的?有学者认为,长安城是一座坐西朝东的城市;有的学者则认为是一座朝东、朝北的二向城市。“汉长安是东向与北向的,而汉魏洛阳是南向的。”还有的认为长安城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城市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学者对长乐宫进行了较全面的勘探。宫城中部有一条横贯全宫的东西干路,向东通至霸城门,向西与直城门大街相连接,路土宽45—60米,路面分为三道,中间道路面较平,两侧路面略呈弧形。刘瑞认为,这条宫内大道形制与城内“八街”相近,是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
两汉400年有多少诸侯王墓?答:100多座
两汉四百年,究竟有多少诸侯王?已经被发现的诸侯王墓有多少座?

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刘尊志分享了关于汉代诸侯王墓研究的几点认识与思考。汉代诸侯王墓的考古发掘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1959年,河北定州北庄发现了东汉中山简王刘焉与夫人的同穴合葬墓,1968年,河北满城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与夫人窦绾墓……
近年来,与汉代诸侯王墓有关的考古工作得到相应程度的开展。大致来看,已知的西汉诸侯王墓有50多处100座左右,东汉诸侯王(后)墓16处21座,合计60余处约120座。其中,徐州已经发现的汉代诸侯王墓就有10多座。
刘尊志表示,考古发现、发掘的汉代诸侯王墓已有相当数量,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得到多方位的展开,对全面认识汉代诸侯王墓、推动汉代诸侯王墓考古工作的开展等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现有研究具有自身特征的同时也存在较多可拓展、丰富及深入、创新之处。”刘尊志认为,从汉代诸侯王墓可以更好地分析汉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及秦汉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为探讨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发展、巩固提供依据,从相应角度更好地印证中华民族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发展史。
2200年前,徐州是汉帝国沟通世界的一扇窗口
一代帝王乡开启煌煌汉世之源,一曲《大风歌》唱响泱泱汉风之韵,千百年来,汉文化在徐州历史文脉上熠熠生辉。

汉帝国时代徐州的历史贡献具体有哪些?徐州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馆员李银德在考古发掘出土资料的基础上,从秦汉之际,汉朝建立后礼制方面、汉王朝对外交往和影响力等方面,以出土资料为中心讲述徐州在汉帝国时代的历史贡献。
秦汉之际,项羽和刘邦由彭城西向灭秦,作为起义军的战略后方,楚怀王的都城所在,以及短暂西楚都城时期,徐州的历史贡献不应被忽视。“汉代的徐州也是世界的徐州,堪称汉帝国沟通世界的一扇窗口。”李银德说。
李银德指出,汉代徐州的资源、产品享誉国内外。解忧公主嫁乌孙、铜出徐州……汉代徐州为民族融合、团结作出了巨大贡献,远非人们熟知的王昭君、文成公主可比。此外,狮子山、天齐山出土的金带扣,大量的优质玉料,土山汉墓出土的青金石、珊瑚都是徐州与世界交流的历史见证。
狮子山楚王陵神秘墓主究竟是谁?论坛现场“考古”
今年是徐州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30周年。狮子山楚王陵出土了汉兵马俑、金缕玉衣、玉器青铜兵器等大量珍贵文物,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不言而喻。

目前,全国范围内发现以兵马俑随葬的,除了徐州的狮子山楚王陵外,仅有三处——秦始皇兵马俑、咸阳杨家湾墓和汉景帝阳陵,均在长安。而狮子山玉衣,也是目前国内出土年代最早、玉片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的玉衣。
狮子山楚王陵的主人究竟是西汉第几代楚王?现场,专家们有的认为是第一代楚王刘交,也有的认为是第二代楚王刘郢(客)—刘交的儿子,还有的认为是第三代楚王—刘交的孙子刘戊。

“《水经注》的记载并不准确。”徐州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刘照建认为,结合狮子山楚王墓选址优越性、墓葬形制原始性,以及随葬器物规格之高、安葬礼仪之隆重等特点,该墓墓主为刘交的可能性最大。“诸侯王陪葬兵马俑只有狮子山,说明一般诸侯王是没有资格使用的。刘交随刘邦起兵反秦,转战各地,为汉家天下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刘交是楚国开国之君,辈分最高,年龄最大,享国时间最长,具有崇高的政治地位;以军阵形式陪葬,墓主安葬的礼仪十分隆重,说明墓主地位尊崇,汉初诸王第一代楚王刘交最为相宜。”
刘尊志则认为,结合出土文物、遗骨年龄,推测是第二代楚王刘郢(客)。刘郢(客)是拥立汉文帝刘恒即位的八位大臣之一,虽然仅在位4年,但声望很高。而且,当年曾经对陵墓的骨龄检测发现为37岁,这和刘郢(客)去世时35岁至40岁之间的年龄相吻合。

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葛明宇则认为墓主人极有可能是汉景帝时期参与发动“七国之乱”的第三代楚王刘戊。“该墓工程浩大,形制奇绝,整座陵墓完全以人工在岩石之中凿建而成,深入山体内达一百余米,并在山腹之中开凿出庞大复杂、功能齐备的墓室建筑群,宛如一座宏伟的地下宫殿。出土珍贵文物近2000件(套),总量数十万计。狮子山楚王陵的考古发现和发掘,不仅客观地再现了大汉楚王国鼎盛时期的历史面貌,更填补了我国汉代考古的一些空白。”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胡玉梅 陈曦 李鸣/文 马晶晶 钱念秋/摄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