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门古港遗址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来源:温州市人民政府_社会信息】

与会人员阅读朔门古港遗址相关书籍。

2025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合作发展大会的“重头戏”——朔门古港遗址研究成果发布会昨天(11月20日)上午举行。大会除了发布朔门古港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外,专家学者还交流分享最新学术成果,积极推动联合申遗进程。

备受关注的朔门古港遗址昨天交出了年度答卷,最新研究成果也集体“上新”。其中包括新发现的五代至北宋早期岸线,上千枚铜钱与瓷片堆积带,借助科技复原的北宋“谢公楼”与原址复建后的南宋“江山胜概楼”……这些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掀开了朔门古港的神秘面纱。

发布会现场,温州市朔门古港研究院授牌成立。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梁岩华介绍了温州朔门古港考古的最新发现:目前已基本完成一年主动性发掘任务,发掘面积1000多平方米,新发现五代至北宋早期岸线,补齐了朔门古港岸线年代序列的缺环。

在朔门瓮城东侧发掘中,考古人员揭露了疑似北宋馆驿平面布局,确定了南宋至明清出城道路与居住区的边界;利用街区整治契机,在朔门街中部南侧85号民居,试掘揭露了五代至两宋、元末明清早晚两期城垣基址以及城外散水、道路遗迹,为该段城墙走向确立了坐标。

2025年,新发现一处南宋中晚期至元代瓷片堆积带,瓷片以青黄、青灰和粉青釉色为主,器型以碗为主。该瓷片堆积带的南面是排水沟,说明当时是用瓷片来填充路面。它的发现填补了朔门古港遗址瓷片堆积带的时代空白,证明了温州港历来是龙泉窑青瓷走向世界的起点港。

在古港2号沉船搬迁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在船前段下方的瓦砾地层内意外发现上千枚铜钱。这批铜钱堆放相对集中,有序整齐,年代为唐宋时期,品种丰富,大多数有使用痕迹。这一发现说明北宋早中期温州朔门古港曾经十分繁荣,人们在这里频繁从事贸易交换。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两个硕大的北宋石碇,推测是古代大海船靠岸时使用的石碇。

除发布考古发现外,本次大会还设学术报告、沙龙分享,特邀国内专家学者交流分享前沿的古港研究成果。在沙龙分享中,专家学者分别从贸易主题、人物主题、沉船主题与文化主题入手,阐述朔门古港遗址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程不可替代的经典样本和支撑性遗产点,希望能强化与海丝城市的紧密联系,推动联合申遗。

据了解,目前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国内20多个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其中南京大学东方建筑研究所通过考古发掘、文献考证、地域特色等研究,运用跨学科方法,确认古港遗址包含五代至清多个时期的城墙、门道、瓮城等结构,并成功推算出宋代温州地区使用的营造尺约为27厘米。该团队还在此基础上,复原了北宋“谢公楼”与南宋“江山胜概楼”两期城楼,采用穿斗式木构、拱券门洞、四阿顶等典型宋式做法,真实还原了温州朔门宋代城门楼的建筑形制与技术特征。

昨天的发布会上,专家学者还针对朔门古港2号沉船科技分析与保护修复研究,朔门古港遗址的分子考古综合研究,朔门古港遗址朔门及周边区域建筑遗迹复原研究,南宋行朝遗迹与海丝路上的温州侯王等做了专题发布。(记者 夏婕妤 通讯员 叶蓁蓁)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历史   研究成果   遗址   最新   瓷片   北宋   温州市   温州   南宋   专家学者   沉船   铜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