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9日,台北马场町刑场上,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中将高声背诵绝命诗“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从容就义。
大家都明白,地下工作者不可能只有吴石中将一位,与他经历相似的潜伏者还有两位,曾任参谋次长的刘斐中将,以及任职“国防部第三厅”厅长却受参谋总长直接领导的郭汝瑰中将。
他们几人能坐到中将这个位子足以见得他们的潜伏多么成功,在没有暴露之前也曾多次传递有效情报,但同为潜伏中将,为啥只有吴石暴露?
这个问题一直让人难以理解,看完郭汝瑰和蒋纬国的回忆录才知道,原来如此。
吴石
吴石的暴露始于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的叛变。
1950年1月,蔡孝乾意外被捕,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仅在被捕后不到48小时他就叛变,还供出由吴石提供的《台湾兵要地志》等绝密文件,并精确指认其联络人朱枫的行踪。
特务通过蔡孝乾的供述,立即就发现吴石办公室电话与朱枫住宿的春安里17号存在高频通话记录,这形成很重要的证据链。
蔡孝乾
在蔡孝乾被捕后,吴石立即警觉,察觉到朱枫有暴露的风险,立即叮嘱她马上离开,并通过自己的职务便利冒险给她开了一张通行证。
但那时的朱枫并没有使用这张要命的通行证,而是选择坐飞机出逃,不幸的是她被随处可见的特务在舟山定海捕捉。
为了保全吴石,她选择吞金自杀,将四件金首饰用力掰断就这一杯热水咽下,但是并没有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吞金就立即嘴角流血并一命呜呼。
朱枫
一架飞机将她送到医院,医生将大量的泻药喂进她嘴里,最终保住了她的命,此后就是没日没夜的审讯。
万幸的是她并没有吐露任何有关吴石的消息,但是包里没有销毁的通行证成为她与吴石有联系的铁证。
朱枫被捕
除此以外,国民党还派人去套吴石夫人王碧奎的话,这位夫人并没有地下工作的经验,但那时他们已经将吴石带走,急于为丈夫开脱,无意间说出吴石曾在家里与一位女士见面。
后来他们确定与吴石见面的就是朱枫,这无疑又是一项铁证。
此前,吴石为掩护身份,将妻子王碧奎和子女带至台湾,但特务早已监控其福州故宅,搜出1948年与董必武的合影底片,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吴石一家
那时,在监狱里吴石对他的行为也供认不讳,他认为自己做的事完全没有错,并狠狠地抨击了他们现在审讯的行为,最终吴石被判以死刑立即执行。
后来,蒋纬国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载着,他的情报组还曾截获吴石副官聂曦向香港发送的加密电报。
聂曦
尽管电文采用“每日菜价”的隐语系统,但特务通过比对聂曦三个月的采购清单,发现“青椒价格波动曲线”与华东局指令发送时间完全吻合。
这种将生活轨迹转化为情报密码的破译方式,也暴露出单线联络的致命缺陷。
大家应该都明白,彼时的地下工作者肯定不止吴石中将一人,那其他人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是如何做的?
郭汝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为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他掌握国民党军队作战序列、兵力部署等核心机密。
但是他又能巧妙利用职务之便,将真实情报与虚假信息编织成网。
1948年淮海战役前,他向国民党提交的《徐蚌会战计划》中,故意夸大黄百韬兵团实力,同时通过任廉儒向解放军传递真实兵力对比。
这种真假参半的策略,使其在杜聿明等将领的怀疑中始终保持着有疑点但是没证据的平衡。
但国民党并没有完全放下对郭汝瑰的怀疑,蒋纬国就曾派特务跟踪过他三个月,发现他每周三必去重庆川盐银行与任廉儒会面。
但郭汝瑰在银行内部设置双层密室,外间接待普通访客,内室才是情报交换点。
这种非常隐秘的联络方式,使其在严密监控下传递情报的同时又能保全自己的身份。
任廉儒
除此以外,他也一直在等待,直到1949年12月,他知道机会来了。
那时,蒋介石任命他为第二十二兵团司令,他立即就发起起义,控制七十二军特务营,同时除掉了军中反动分子,并向国防部索要美式装备扩充实力。
这种以国民党资源武装解放军的策略,使其在通电起义时已掌握完整建制部队,彻底切断国民党反扑可能。
刘斐
除了郭汝瑰以外,还有一位非常成功的潜伏者,他十分懂得模糊身份的平衡术,那就是作为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刘斐,他懂得始终游走于军事决策边缘。
与郭汝瑰一样,他也喜欢采用真假参半的策略,他向蒋介石提交的《长江防御方案》中,既包含真实江防要点,又故意漏掉芜湖至荻港段的薄弱环节。
由此在白崇禧眼中是塑造出一个能力不足的形象,但是在共产党眼中那可是大功一件。
白崇禧
但事情总不会永远这么顺利,蒋纬国就曾向蒋介石提交《刘斐通共证据报告》,列举其与郭汝瑰的异常往来。
就在这样紧急的时刻,刘斐通过夫人与宋美龄的牌局往来,又成功塑造了他清流派形象。
而当特务发现其办公室有未烧毁的密写纸时,他为了摆脱嫌疑,立即就当着蒋介石的面吞纸自尽,用死士行为证明自己的清白。
此后一切都顺利,甚至在1949年1月,傅作义通电起义前,刘斐还能以军事调停人的身份穿梭于国共之间。
他故意向国民党透露共军将进攻天津的假情报,促使傅作义加速起义进程,当蒋介石发现受骗时,刘斐已随傅作义部队进入解放区。
到那时他的潜伏工作已经完美结束。
蒋纬国
后来,通过郭汝瑰回忆录和蒋纬国口述史的共同印证了这场跨越海峡的生死博弈,体现出隐蔽战线成也细节,败也细节的残酷现实,同为潜伏者的三位中将的不同结局就是这个道理。
蒋纬国在老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天下无人不通共,但通共者未必能活到最后。
其实,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真正的英雄或许并不是神机妙算的完美特工,而是那些将生命化作密码的无名者。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