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延边晨报】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被镌刻在岁月的石碑上,熠熠生辉,成为后人敬仰的民族英雄。吴大澂,这位清代的爱国大臣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名字,与吉林这片黑土地紧密相连;他的功绩,是晚清史册中难得一见的华章,被后人赞为“能臣治边”。4月25日,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在珲春开馆,这座镌刻着民族气节与铁血荣光的纪念馆将成为延边州红色文化的新地标。
山河寸心 绩铭东陲
纪念馆再现吴大澂寸土寸心爱国情怀
吴大澂,初名大淳(后避同治帝载淳讳而改),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愙斋等。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年),吴大澂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陕甘学政等职。因在天津教案和直隶赈灾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李鸿章的高度认可,称赞他“才识闳通,心存利济”。在李鸿章的举荐下,他还参与了“丁戊奇荒”的赈济事务,于光绪四年(1878年)补授河南河北道员缺。任职期间,吴大澂亲自受理百姓的诉讼案,并减轻了过重的赋税。任职仅一年,就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赞誉,其政绩也得到了清廷的认可。光绪年间,时任左副都御史的吴大澂,临危受命、两赴边疆,与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等爱国将领一道,整顿边防、收复国土、设立界牌、添立铜柱、争取图们江出海权,成功捍卫了神圣国土和民族尊严,为守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为铭记吴大澂等仁人志士的英雄壮举,弘扬蕴含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延边州精心筹建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该馆位于珲春市西侧,是在复建的珲春副都统衙门的基础上进行布展,为仿清代风格的五进式院落,总占地面积5320平方米。馆内运用场景复原、文物陈列、多媒体演示等展陈手段,生动展示吴大澂、依克唐阿等先辈捍卫领土完整、推动边疆发展的英雄事迹。
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将于今年五一期间正式对外开放。馆内共分为五个单元,其中“边事日艰 临危受命初赴吉林”“加强边防 整军经武筑牢屏障”“募民实边 开垦良田远近归心”“守边卫国 寸土必争力挽主权”四个单元为主题展,一个单元为书画专题展,陈列了丰富的历史资料,生动再现了吴大澂勘界守土成就边疆盛景的英雄事迹。
传承精神 砥砺前行
吴大澂事迹激励后人爱国担当
走进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一尊吴大澂手持望远镜目视前方的铜像映入眼帘,坚毅的神态、如炬的目光,展现出吴大澂捍卫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
步入馆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生动再现了吴大澂临危受命、勇赴边疆的壮丽篇章,展现了他在与沙俄代表的勘界谈判中坚定立场,成功重立土字牌,收复珲春黑顶子山,为我国争得图们江口出海权的英勇事迹。吴大澂在边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的英雄事迹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与担当。
走进纪念馆的每个人,仿佛重回那个年代,亲眼目睹他为保卫领土主权而奋力奔波的英姿,敬意不禁油然而生。
“作为吴大澂的第五代玄孙,今天参加开馆仪式让我既激动又感动。我觉得高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内涵是丰富的,财富是无价的。我们参观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就是要学习他的赤子情怀,学习他的深明大义,将他的爱国情怀永远传承下去。”吴大澂后人、上海海派书画院院长吴元京参观完纪念馆后激动地说,并在开馆仪式上捐赠了吴大澂画作《衡岳纪游十图》。
“参观完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我感触很深,被吴大澂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作为新一代的延边人,我们应该从吴大澂事迹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延边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处处长柴鹏宇说。
珲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张铁峰表示,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的建立,为珲春市新增了一个红色打卡地,珲春市将充分发挥教育浸润作用,讲好先辈守土固边的英雄壮举,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进一步铸牢中国心、守好中华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火热实践,为边疆繁荣稳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本文来自【延边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