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的天塌了!一百块五件你以为是捡便宜,很有可能会害惨娃

文丨编辑 万史浮华

一百块买五件?款式好看又实惠!

爱网购的宝妈应该都知道,网上的东西真是分分钟让你忍不住想买买买,尤其是买孩子的东西。

可就当你乐不思蜀地给孩子买的那种又便宜又好看的衣服时,表面上是赚了,殊不知这很有可能是在坑你,甚至会毁了孩子的健康。

别看现在网上带货都说着什么“一百块五件”、“100支长绒棉四件套”、“A类母婴级童装”。

谁又能想到这些贴着高端标签的贴身用品,可能暗藏着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

在今年十月,新华社的记者历时多日前往了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对童装市场进行调查。

竟发现,这其中竟有着从原料造假到标签伪造的一条完整黑色产业链,甚至这还只是多年来相关市场情况的冰山一角。

在江苏南通家纺集散地,商家直言不讳地透露,所谓“高支数”、“全棉”不过是吸引消费者的噱头。

而那宣称100支的四件套在实际上的支数却仅40支,甚至还掺入了35%的化纤降低成本,就这样劣质的商品却能通过虚假标签卖出三倍价格。

这还不算完!这里的辅料店公然提供“标签-报告-包装”一条龙造假服务。

伪造的检测报告不仅信息齐全,还配有二维码伪装真实性,让低等级商品轻松变身“高端产品”。

某家纺厂负责人透露,他们生产的“木棉皱皱纱”四件套实为纯化纤材质,年销量竟超30万件,主播们则用编造的“木棉树提炼纤维”说法忽悠消费者。

童装市场的安全问题更令人揪心,部分商家为逐利不惜使用致命原料。

早在2014年,央视315晚会就曝光广东汕头澄海区玩具厂用含医疗垃圾的“二料”生产产品。

用过的注射器、输液管经简单粉碎就成了童装配件和玩具的原料,未经消毒的原料携带大量病菌,生产车间刺鼻的气味正是甲醛残留。

时隔十一年,在2025年的315晚会上再次揭露更恶劣的造假行为,河南、江苏部分企业将回收的纸尿裤、一次性内裤不经消毒直接“再加工”。

贴身衣物生产车间里,工人徒手操作,原材料随意堆放,毫无杀菌流程。

更有黑作坊从服装厂回收废布头、旧衣服,经简单漂白打碎制成“黑心棉”,甚至将废弃医疗废物粉碎成塑料颗粒。

用于童装填充和面料制作,其危害是普通生活垃圾的上千倍。

可不要小瞧这些数据,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可真是能要人命的!

根据山东市场监管局2025年10月通报的49批次不合格婴童服装中问题集中在甲醛超标、偶氮染料(致癌物)、重金属超标等关键指标。

根据实验室检测显示,有部分带涂层印花的童装甲醛含量竟高达85mg/kg,超出国标A类3.25倍,这种衣服长期接触,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和皮肤过敏。

更可怕的是,一款售价9.9元的童装检测出邻苯含量超标608倍,这种无法通过水洗去除的物质具有生殖毒性。

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其配套塑料装饰件中还检出重金属镉超标2倍多,长期累积会损害神经和肝肾系统。

而这种商品之所以还能逍遥法外,还是因为行业监管上存在的漏洞,以及从业者的无知纵容。

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发现,部分童装从业者连A类、B类安全标准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吊牌信息随意填写,认为“小厂无需检测”。

而网络销售的兴起更让监管难度加大,超六成违规产品通过直播间销售,主播们用“破价福利”“母婴安全”等话术诱导下单,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

值得欣慰的是,监管部门已开始加大整治力度,固镇县市场监管局专门召开服装行业规范约谈会,拆解GB-31701等强制标准,明确婴幼儿服饰必须标注“婴幼儿用品”字样和A类标识。

市场监管总局也开始针对这种情况开始修订管理方法,不仅婴幼儿纺织产品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更是禁止使用再加工纤维生产贴身衣物。

首先要仔细核查标签,正规产品必须标注厂家信息、成分、执行标准等完整内容,婴幼儿用品需明确标注“GB31701A类”及“婴幼儿用品”字样。

水洗标图标顺序应遵循“水洗-漂白-干燥-熨烫-专业维护”,顺序混乱或缺失多为劣质品。



其次通过感官判断,优质棉手感柔软有弹性,若衣物存在霉味、化学味等异常气味,可能是甲醛或染料残留。

手感粗糙发硬、揉搓易掉纤维的,大概率是再生棉或黑心棉。

此外,应避免购买有大面积涂层和塑料装饰的童装,无论价格高低,新衣物穿前务必清洗,可去除大部分甲醛残留。


唯有多方合力、层层把关,才能让造假者无处遁形,让每一件贴身用品都真正安全放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育儿   捡便宜   可能会   童装   甲醛   衣物   贴身   市场   标签   江苏   支数   原料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