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OPPO年度旗舰Find X9系列如期发布,作为品牌三十周年的献礼之作,其承载着OPPO冲击高端市场、挽回市场份额的厚望。
然而,在新机亮相前后,社交平台上关于OPPO手机“绿线门”的投诉与吐槽集中爆发,从高端Find系列到中端Reno系列,再到子品牌一加多款机型,均被曝出屏幕出现无外力损伤的绿色竖线,“屏幕绿线引发OPPO中年危机”的话题还一度冲上了热搜。
10月24日,OPPO紧急回应,推出“4年内免费换屏、超4年优惠换屏”政策试图平息风波。
10月29日,《独角兽观察》推送了《新机发布撞上“绿线门”,OPPO遭遇水逆》一文,剖析了这次“绿线门”诞生的背景、原因,对于OPPO如何走出这波水逆,提出若能以“绿线门”为契机,补齐品控短板、统一售后标准、深耕核心技术,这家曾缔造过“充电五分钟,通话2小时”行业标杆的企业,仍有机会穿越周期,重回行业前列。
有些意外的是,这样一篇建立在大量客观事实上,反映用户遇到困难和诉求,并善意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文章,很快收到了OPPO方面的侵权投诉。
OPPO在投诉中对于用户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有提及,比如售后被诟病的“双标”,OPPO认为是恶意制造“中外双标”,称印度市场“终身保修”是针对特定机型的短期活动,国内满足售后条件的用户保障明确且覆盖范围更广,远超行业普遍的1年质保标准。
为此,我们在前文基础上,补充OPPO在侵权投诉中对用户有关的信息,并做了部分调整,以更全面呈现这起事件的全貌。
01:“绿线门”爆发
这次“绿线门”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长期潜伏后的集中显现。
早在2024年,社交平台就已有OPPO用户反映屏幕出现绿线,但今年下半年以来,投诉量呈几何级增长,且恰好与Find X9系列发布周期重合。
媒体引用比较多的小红书博主@燕Da侠的整理,在165款OPPO机型中,约30款成为绿线“重灾区”,涵盖2019至2023年发布的主流产品:OPPO Find X2、X3、X5系列,Reno 5、6、9系列,以及一加8、9、10、11和Ace系列等。
对于这个统计,OPPO在侵权投诉中称,这个数据既无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背书,也未经过OPPO 官方核实。
然而,作为此次事件的主角和官方,这波舆情发展至今,OPPO一直没有给用户公布OPPO手机出现绿线的数据。在此,我们也呼吁OPPO官方能够早日向公众公布出现绿线机型和数量,以正视听。
这些机型多采用三星提供的屏幕,其中Find X3、X5系列搭载的三星E4屏幕被指存在质量缺陷。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采用该屏幕的设备故障率同比激增47%。
从技术层面看,OLED屏幕出现绿线并非个例,通常与硬件故障直接相关,如驱动电路损坏、信号传输线路故障,或受高温、电池鼓包挤压、水汽腐蚀等环境因素影响,软件问题也可能间接诱发。
但OPPO的特殊性在于问题的集中性与时间规律性——多数故障发生在使用近四年时,部分用户甚至刚过质保期一天就出现绿线,这让消费者质疑产品存在设计缺陷。
用户投诉显示,绿线多在充电时突发,Find N3用户反映使用不到一年即出现内屏绿线,Reno 12用户则控诉充电时绿线突然显现,且重启、检修均无法消除。
比屏幕故障更让用户不满的是售后的混乱。有用户提及OPPO曾有“激活未满四年免费换屏”的政策,但实际执行中障碍重重。

有用户被售后要求出示发票与保修卡,“手机用了三年多,发票早就丢了,这明明是品控问题,凭什么要消费者买单?OPPO旗舰机的寿命就只有三四年吗?”
对于用户反馈这个情况,OPPO在侵权投诉中称“售后要求出示发票与保修卡,执行障碍重重”与事实不符,OPPO早已支持使用手机 IMEI 码电子凭证、纸质凭证等多种材料进行售后保障,针对发票遗失用户可提供灵活核查通道,不存在“凭发票才能保修”的硬性要求。
但以下的用户应该也不会赞同OPPO的说法的。

10月29日,前文推送评论区用户留言,在国内买的OPPO X3,出现绿线被要求提供发票,提供不了就不更换。

10月4日,用户在平台投诉,2022年买的手机,2025年10月出现问题,申请维修被驳回,说不能享受免费换屏,需要1750元换屏费,理由是没提供有效购买凭证,线上购买订单截图也不行。

10月24日,用户在平台投诉,更换屏幕时让提供购买凭证。只认发票,有购买付费记录也不认,反馈到上级客服经理,说实在找不到发票可以带上原装充电器去现场申请。

10月18日,用户在社交平台反馈出现绿线后,维修地方要求提供发票和原装包装盒,不然就无法进行下一步检测。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一位直接贴出服务工单的上海用户,这位用户在10月28日,也就是OPPO宣布“超4年优惠换屏”(10月24日)后,去维修点换屏,接待员一开始说没屏了,用户说OPPO有公告,超过4年的手机也可以优惠换屏,对方问这个公告在哪看的?在用户找出来后,对方改口说屏幕没有了,旧手机可以抵扣买新机,用户问了新机价格后,发现以旧换新价格不合适,果断拿起手机走人。回家路上,用户接到接待员电话,对方称上海没有可换的屏幕了,可以全国调屏幕过来,但是要自付399的换屏费。
用户吐槽:“OPPO这售后挤牙膏的套路,运用炉火纯青啊,从没有屏幕了爱莫能助,到折价换新机,再到掏钱可以换屏幕……新手机营销做得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到了售后服务就连滚带爬、睁眼说瞎话。”
一边是大量用户跑到平台去投诉和吐槽,一边是官方言之凿凿“与事实不符”,到底谁在说谎?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需要强调的是,挖哥不怀疑官方声称的不存在“凭发票才能保修”的硬性要求。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OPPO用户反馈顺利换屏,这中间的偏差是到了具体落地执行,是否都能够按照官方要求执行。比如,前述上海用户反馈的接待员连官方四年优惠换屏的公告都不知道,这不是黑色幽默吗?
就如《独角兽观察》在前文所述,OPPO当前应该做的事是优化售后政策的落地执行,消除“纸面政策”与实际服务的差距。
02:流年不利
今年是OPPO成立三十周年,这家曾稳居行业头部的手机厂商,在“而立之年”却有些流年不利。
年初,OPPO在其最为看重的东南亚市场遭遇了一次合规危机。今年1月,泰国用户发现OPPO及realme手机预装的“Fineasy”贷款应用未经授权即可访问个人信息,且无法自行卸载,涉嫌违反泰国《个人数据保护法》。
尽管OPPO泰国迅速致歉并通过系统更新移除应用,但事件引发了当地监管介入,品牌声誉受损。要知道,OPPO此前在泰国市场表现强劲,2024年以330万台出货量、19.4%的份额位居第一。
国内市场,OPPO的市场份额在激烈竞争中呈现下降趋势。IDC数据显示OPPO在前两个季度仍稳居第三,第三季度OPPO出货量990万台,虽然较去年同期增长0.4%,但14.5%的份额使其首次被挤出前三,落在了第五。全球市场表现同样乏力,一季度还位列全球第四的OPPO,到三季度已跌出前五,归入“其他”类别。
这一下滑态势与行业竞争加剧密切相关:vivo以1180万台重回第一,华为凭借Mate 70系列斩获15.2%份额,苹果、小米也凭借新品保持优势,头部厂商差距持续收窄。
在这场手机厂商的“大乱斗”中,oppo原本指望借着这次旗舰手机发布,去抢占市场份额,却又遭遇了“绿线门”的当头一棒。
相伴数据下滑的还有OPPO的高端化战略受阻。
多年来,OPPO一直试图向上突破高端市场,撕掉下沉市场标签,但始终未能建立核心竞争力。曾经引以为傲的VOOC闪充技术,随着百瓦快充的普及已失去差异化优势;投入数百亿的“马里亚纳”芯片于2023年终止。
在折叠屏赛道,OPPO起步也落后于三星、华为。
反观竞争对手,华为靠麒麟芯片回归重夺高端市场,小米以折叠屏站稳4000元以上价位,OPPO高端机型Find X8系列虽然口碑尚可,销量却未能突破,高端化进程陷入停滞。
有一个数据可以参考,OPPO 手机复购率是45%,在安卓阵营里位居第一,表现尚可,但与华为高端机型、苹果手机用户复购率超过80%的数据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03:如何走出水逆?
在oppo绿线门爆发后,也有一些声音出现,暗示这波舆情有背后推手,并且引用消费保数据排名,OPPO在手机投诉量仅排第六,占比4.23%,并非行业最高。
但对OPPO来说,这些场外因素并不能掩盖OPPO自身的问题。即便存在外部助推,大量用户遭遇屏幕故障与售后难题是不争的事实;“印度终身保修、国内四年保修”的差异对待,触碰消费者的公平诉求底线,这也是舆情升级的诱因。

2024年,海外市场的一加多个系列因采用三星E4屏幕,导致绿线事故频发,一加在印度推出了针对屏幕绿线问题的终身免费质保。

不过,对于“中外双标”说法,OPPO在侵权投诉中辩称这是对售后政策解读片面,恶意制造“中外双标”争议,原文指控 OPPO 国内售后标准落后于印度、存在双标,此为严重误导。印度市场“终身保修”系针对特定机型的短期活动,且限定非人为故障场景;而国内满足售后条件的用户“购机 4年内免费换屏,超4年享优惠换屏”,保障明确且覆盖范围更广,远超行业普遍的1年质保标准。
其中的“特定机型”应该是一加手机,所谓的“短期活动”也没有具体说明。限定非人为故障场景,这跟国内有什么区别?
OPPO的这个解释是否说服力,用户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面对“绿线门”与市场份额排名下降的困境,OPPO的破局之路并非无迹可寻。
需要再次说明的是,屏幕绿线问题确有行业共性,苹果iPhone X曾在2017年爆发类似危机,三星、小米、vivo等品牌在社交平台上也有相关投诉,且三星E4屏幕的质量缺陷是重要诱因,如果从这个角度看,OPPO手机成为这次绿线门的主角,确实有些冤。
但OPPO用受害者心态来应对舆情,看见负面声音就觉得是“被针对”,把自身的问题全部归咎于推手,水军,最后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前一阵的西贝,最近的雷布斯,都是最好的案例。
此前苹果处理“绿线门”时,虽未公开致歉却迅速推出免费换机服务,最终未影响销量,这为OPPO提供了借鉴:应对危机的关键在于真诚解决问题,而非纠结外部因素。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尤其对于把“本分”作为企业价值观的OPPO而言,走出水逆的核心在于回归用户价值,以“内功”修复信任裂痕。
就如OPPO创始人陈明永在演讲中提到:“当面临外在的压力和诱惑,要做出判断、采取行动时,能够把这种外在的东西摒弃掉,回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思考,把握住应该做的事情。”
OPPO当前应该做的事是优化售后政策的落地执行,消除“纸面政策”与实际服务的差距。目前的“4年免费换屏”政策虽有进步,但仍需简化凭证要求——可以通过激活时间联网核查替代发票、保修卡,取消不合理的检测费用,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用户都能享受服务。
对于超4年的老用户,除优惠换屏外,可推出以旧换新补贴等增值服务,进一步安抚情绪。更重要的是,应推动国内外售后政策的统一,消除“双标”争议,重拾用户信任。
毕竟,用户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公关话术赢回的,而是靠每一次可靠的产品体验与负责任的售后响应积累的。(完)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