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司徒夜
编辑|婉婉
“尖酸刻薄,只会嘻嘻哈哈,难登大雅之堂。”
这是许多人,对于谢娜的评价。
只要她一出场,就知道全场“最疯的人”是谁。
被成龙说“没脑子”、遭到康辉内涵,业务能力也备受质疑。
尤其在《快本》解散,回归家庭后,背后嘲笑谢娜的人更多起来。
说她大势已去,终成芒果台一枚“弃子”。
说她走到今天,全是自己“一手作的”。
就在这风口浪尖之时,结婚14年的谢娜,再次曝光“新身份”。
这一次,用行动给外界一记“响亮耳光”,原来何炅当初说的没错。
可以说,有多少人喜欢谢娜,就有多少人讨厌他。
相关词条下,网友各有各的讨厌理由,条条不重样。
“十几年了,还没弄明白她在笑什么。”
“脑子没货,肚子没墨,录个节目掐人脖,睚眦必报,插话耍泼,到哪都是我杰哥。”
连前男友刘烨,都是这么评价的:
“一个女孩子咋咋呼呼,简直是‘傻大妞’,也不知道安静一下。”
的确,谢娜向来不走寻常路。
做节目追求一个随心所欲,用本能在制造热闹,营造搞笑氛围。
没什么过硬技巧,全靠“下意识”,场子倒是热起来了,却为自己留下许多“翻车场面”。
和康辉同台,对方严肃科普专业知识,她在一旁插科打诨。
刘德华和成龙大哥难以接受谢娜的“无厘头”,一致吐槽:“脑子有问题。”
当着镜头面,揪何穗与杨幂头发的,是她;
一场晚会上,把“新年快乐”说成“生日快乐”的,也是她。
大场合显得力不从心,离开何炅的托底,似乎“一无是处”。
谢娜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一个是何炅,另一个无疑是张杰。
张口闭口“我杰哥”,频繁秀恩爱,一度引起外界反感。
有人骂她行事张扬,还有的质疑人品不过关,属于妥妥的“招黑体质”。
经典例子,当属“借钱事件”。
外出旅游,身上现金不够,就向包文婧借钱买包。
借的是澳元,还回去的现金,所以有了节目中被揭短这一幕。
类似事件数不胜数,“抠门”“情商低”好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可这之中,又带着多少的刻板印象呢?
如果她是知书达理、本本分分的女主持,想必何炅不会力排众议留下她。
而当时快本舞台上所缺少的,正是她这种敢拼敢干不怯场、豁得出去的女主持。
不曾料到,名利是把双刃剑,把谢娜送上神坛的同时,引来无数争议。
“快乐家族”解体,何炅继续坚守第一线,维嘉与吴昕在别的综艺忙碌,海涛也发展了新事业。
而谢娜,选择回归家庭,陪伴孩子。
前脚暂退,后脚张雨绮补位、丁程鑫“上岗”。
所以大家都说:娱乐圈的世态炎凉,在谢娜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
热搜、新闻,各种营业片段,热闹成了别人的,“太阳女神”风光不再。
越来越多这样的评论出现:
“快本没有谢娜变好看了。”
“张雨绮还挺好玩的,比谢娜合适。”
“感觉谢娜可以直接走了。”
事实,真就如此吗?
倪萍的话,恰好戳中谢娜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这一次,“新身份”曝光,没人敢轻视她。
《你好星期六》节目上,有这么一道猜测题:谢娜生活当中更在乎的事情。
其他人的答案,大都围绕家庭与孩子,但何炅给出四个字:串烧表演。
作为相识十余年的挚友,也是合作过无数次的“黄金搭档”,没有谁比他更懂她。
她热爱舞台,享受表演的每一分每一秒,是“事业型女人”。
从前的“退出”,是主动选择,而今强势复出,也是一样!
当嘉宾又当主持人,一个人扛起《浪姐》半边天,待遇丝毫不减。
尚未出场前,姐姐们明显放不开,谢娜一出场,整个氛围瞬间不一样。
她挨个拥抱,脸上难掩笑意,满是回归主场的自信,这就是“太阳女神”的魅力所在吧。
最近,被央视官方邀请上台,参加中秋晚会相关节目。
经典黑发造型,一身红裙,闪亮登场。
言行举止落落大方,沉稳得体,分寸把握得当。
或是很少参加此般大型活动,谢娜担心出错,恳求大家多多包容。
重点在于,这一次不仅会担任主持,还将献唱四川方言版说唱。
通过表演,带领全国观众了解四川,了解德阳。
正如网友所言,这像“嘻嘻哈哈的闺蜜考进了体制内”。
殊不知,这种“意外感”的背后,是她用十年调整与突破换来的必然。
包括登上《你好时光》的综艺舞台,也是轻轻松松和倪萍、马凡舒等央视主持平起平坐。
一亮相就和撒贝宁上演一出“病友相见”的大戏,热情飙舞、笑料频出,足够松弛。
细心的倪萍老师,透过表象看出本质,一句话评价谢娜恰到好处。
“有撑起一把伞的能力,也有收起一把伞的智慧。”
在娱乐圈,有能力的人很多,但有智慧的人相对稀缺。
倪萍这句话,直接跳过风格问题,直指其内核的坚韧与处世智慧,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评价。
当初被嘲“难登大雅之堂”,如今却坐在一群文化人之间,和大家谈笑风生。
被点评时,蓝羽贴心送上一朵花表达欣赏。
事实证明,谢娜早已站在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上。
如今,44 岁的谢娜以“央视嘉宾”的全新身份站在大众面前。
结婚 14 年沉淀的温柔与坚韧,终于在这一刻绽放出不一样的光芒。
这份新身份,不是偶然的幸运。
而是谢娜用多年家庭与事业的平衡、无数次对自我的突破换来的必然。
它打破了外界对 “综艺主持人” 的固化认知。
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女性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始终拥有改写标签、重塑自我的力量。
对此,屏幕前的你们怎么看呢?可以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吧!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