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商议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改组工作,会议上决定了刘少奇出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并且兼任中央组织委员会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少奇自此成功跻身中央领导层,并且成为了党内的第二号人物。
然而,在此之前,刘少奇的履历并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那么为何刘少奇能够在延安时期快速崛起,中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刘少奇又是如何把握机会的?
刘少奇早年以领导工人运动崭露头角,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省港大罢工、上海五卅运动以及 1927 在上半年的武汉工人运动中,均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但是,他在党内的地位并没有太过显著,而且红军长征在到达陕北前后,刘少奇当时只是中央的政治局候补委员,想要成为当时的最高的领导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而且,对于当时的刘少奇来说,他一直是反对党内“左”的倾向的,所以,在长征之前,他也受到了多次的打压。
当时刘少奇在上海领导白区工人运动,他对中央和共产国际的“左”倾思想和政策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些政策是脱离群众、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的表现,会导致白区工作的失败。
但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却指责刘少奇是“右倾机会主义者”,撤销了他的职工部部长职务,并在全党公开批判他。
刘少奇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和压力,但他没有屈服,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
而经过了长征,顺利到达陕北以后,没有了共产国际的约束和制约,使得刘少奇有了更多的施展才能的空间,也为刘少奇后来的表现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而刘少奇也很能抓住机会,所以能够很快巩固党内地位,从而迅速跻身党内的最高领导层。
在瓦窑堡会议以后,由于日军和国民党的破坏,在白区的工作几乎全部丧失,而当时解放区的根据地也比较艰难,那么就必须要进一步打开局面。
当时,刘少奇对于白区的工作比较了解,所以就自己请缨要去白区进行工作。而白区的工作自然要比解放区要艰苦,不仅仅很多事情和组织需要从头开始开展,更为重要的是,还需要防范日军和国民党特务的追查,所以当时在白区开展任务是极其艰难的。
在白区他改变了过去“左”倾错误路线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斗争形式,如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相结合,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相结合等。
他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众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适当的斗争口号和策略,如在华北地区提出了“拥护29军抗日”的口号,在华南地区提出了“反对日本侵略、反对英美帝国主义”的口号,在华中地区提出了“反对日本侵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口号等。
他还注意把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密切结合起来,利用群众的经济要求来引导群众参与政治斗争,如在上海领导了“五四”大罢工,在天津领导了“七七”大罢工,在武汉领导了“十一”大罢工等。
通过这些措施,刘少奇在白区打开了新的工作局面,使得白区党组织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白区群众运动得到了空前繁荣,白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广泛建立。这些成就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并为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奠定了重要条件。
与此同时,在延安时期,思想领域的延安整风运动也和刘少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37 年 2、3 月间,刘少奇连续给张闻天写信,阐述在国共两党即将再次合作的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犯“左”倾错误。
一方面,他在信中总结了自己在白区的工作经验,另外一方面就是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对党的工作造成的严重损害。
当时,党内对于王明的错误路线都极为不满,尤其是那些经历过长征的干部,都明白王明的瞎指挥给党造成了多么严重的损失。但是,碍于共产国际的影响,没有办法直接对王明进行批判,而对于刘少奇来说,他不怕共产国际的批判,而且他一直都是坚定的反对左倾路线,所以对于王明错误路线的纠正就是从刘少奇这里开始的。
也正是刘少奇的多次公开对于王明错误路线的批判,使得延安整风运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后来毛主席针对延安干部统一思想奠定了基础。
而对于刘少奇来说,使得他真正进入中央领导层的还要数他对华北抗战根据地和华中抗战根据地的建设。
在刘少奇的带领下,原本的华北地区的对日作战都是仿照国民党的正规军进行阵地战和正规战为主,在和日军的较量中,往往不能够取得先机,很多时候还非常被动,对部队产生了很多不好的影响。
而刘少奇到了以后,他敏锐的意识到,游击战在华北地区的抗战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他在当时给中央的汇报中,就指出:“干部及工作重心应转移到乡村组织游击战争。”
根据这个方针,在华北地区开展了有效的游击战争,有利打击了华北地区的日伪军,而且在此期间,共产党的力量也得到极大的提升,而且八路军的队伍也越打越多。
所以,逐渐刘少奇的真本领被中央领导觉察,尤其对于毛泽东来说,更是看在眼里,所以毛泽东就多次对刘少奇表达了倚重之情,后来刘少奇返回延安以后,就是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所以才能够在回到延安的三个月时间内,就在中央领导机构的改组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顺利进入了中央书记处,成为了当时仅次于毛泽东的中央第二号人物。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