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像一把无形的刻刀,在我们年轻的脸庞上轻轻划过,却在我们父母的生命里刻下深深的痕迹。当我们还沉浸在青春的躁动里,抱怨父母管得太多,唠叨得太烦时,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们会真的离开,而那时的你,将如何面对那个空荡荡的家?
很多年轻人觉得,有父母在,就像有座山压在身上,总想着逃离。他们嫌弃父母的过时观念,受不了他们的无微不至,甚至觉得父母的存在是一种负担。可当那一天真的来临,父母躺在病床上,医生告诉你他们时日无多时,你才会明白,那些被你嫌弃的唠叨,其实是最温暖的叮咛;那些被你逃避的管束,其实是最深沉的爱意。
父母离世后,你会突然明白,这世上最爱你的,从来都是他们。他们的爱像空气一样,平时不觉得珍贵,一旦失去,才知其无可替代。就像有位网友分享的故事,他父亲生前总爱念叨他“不懂事”,可父亲走后,他才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其实为他准备了整整一抽屉的银行卡,每张卡里都存着不同用途的钱,连他未来孩子的教育费都算好了。这种原始的、无私的爱,只有父母才能给。
兄弟姐妹们也会发现,父母不在了,他们之间的联系突然变得脆弱。以前,无论多远,只要父母一声召唤,兄弟姐妹们就能从天南海北聚到一起。可父母走了,各奔东西的兄弟姐妹们,突然觉得彼此之间隔了一层什么。有位读者留言说,他父母走后,兄弟姐妹五人第一次没有聚在一起过年,各自忙着自己的小家庭,那种“家”的感觉,再也回不来了。
更让人心酸的是,当你远在他乡,夜深人静时,总会想起家里的老屋,想起父母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可当你父母不在了,那个曾经让你魂牵梦绕的家,突然就失去了意义。有位在外地工作的网友说,他父母走后,他再也没回过老家,每次开车到村口,他都选择绕道,因为那个家已经没有了“家”的感觉。
亲戚们也会渐渐疏远。以前过年过节,七大姑八大姨围坐在一起,家长里短,热热闹闹。可父母不在了,那些曾经热情的亲戚,突然变得客气起来。有位社会学专家指出,这种变化很正常,因为维系亲戚关系的,除了血缘,更多的是共同的生活圈子和情感纽带,而父母恰恰是这些纽带中最重要的一环。
父母走后,你将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那些曾经被父母挡在身后的困难,现在都要你自己扛。有位中年读者回忆,他送走父母后的第一年,连着三个月失眠,总觉得家里应该有人叫他起床,有人给他做饭。这种精神上的孤独,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所以,趁着父母还在,多陪陪他们吧。不要等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境地才追悔莫及。带他们去吃他们爱吃却舍不得吃的,带他们去他们想去却没去成的地方。在他们还能听懂你说话的时候,多跟他们说说话;在他们还能走动的时候,多带他们出去走走。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句话,我们年轻时觉得矫情,可等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明白其中的分量。珍惜他们还在的日子,不要让未来的你,对着空荡荡的房间,一遍又一遍地喊出那句“爸,妈”,却再无人应答。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