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孩子跟父母对抗、叛逆,咋办?做好这4点,孩子自然亲近你

放暑假了,朋友上初中的孩子彻底放飞了自我,不愿学习,一天到晚捧着手机,黑夜颠倒,朋友劝说他去学习,孩子不听,有时说急了还甩脸、关房门。

这暑假才过去2周多,母子俩就几乎每天都发生不愉快。

朋友感慨地说:“有的孩子是来报恩的,我家这个就是来报仇的,天天能被他气死。”

孩子到了青春期,经常听到家长的吐槽,说孩子如何叛逆不听话,又怎么忤逆长辈了,有时对什么都不管不顾,特别以自我为中心。

这个阶段,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也越发剑拔弩张,经常争执不断,或者互不理睬,甚至几周都不说话,亲子关系降至冰点。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做好这4点,既能打通亲子关系的“任督二脉”,也能让孩子拥有前进的动力。

一、能被看见

近日,一则尖子生高考575分被赶出家门的报道引起了热议。

这个孩子是一个尖子生,考上了重点高中,父母5年来,租房陪读,还要兼顾工作,十分辛苦,可孩子高中因为玩手机,原本985的料,最终只能上个普通学校。

父母一直劝说,孩子并没有改变,则认为父母封建、不开明,亲子关系经常冲突不断,后来父母在孩子18岁后把孩子赶出了家门,断了其经济来源,让孩子为自己负责。

其实,很多亲子关系恶劣,都是因为彼此视而不见造成的。

父母看不到孩子的付出和努力,比如,孩子每天在学校学习时间长,回家就想休息,玩耍,玩会儿手机,可父母忽略了孩子回家想休息、放松的需要,而去指责孩子不学习,玩手机,令孩子感觉不被理解。

而有的孩子由于年龄小或缺乏理解,也看不出父母的爱和付出。

比如,父母为孩子准备一日三餐,接送孩子上学,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可孩子看不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却觉得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父母也会对孩子失望,心里觉得养了个自私自利、白眼狼般的孩子。

当父母和孩子彼此看不见彼此的付出和努力时,情感传递就失效了,导致彼此的心酸、委屈、失望,亲子关系就也逐渐疏远。

父母要看见孩子的成长和闪光点,当孩子的努力能被父母看见,被认可,内心就会充满安全感,当父母再去教育、引导时,孩子也不会抵触和排斥,会更愿意去回应父母的爱。

二,能被听见

亲戚的孩子说懒得跟父母说话了,因为自己的父母根本不懂自己,自己说什么,他们都有一大堆自己的见解。

父母对于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容易忽视,缺少耐心倾听了解。

比如,当孩子跟你抱怨“学习压力大”时,你却骂TA懒;当孩子说“学不进去”时,你却跟TA讲道理。

孩子有话想跟父母说,但父母给予的不是倾听,而是忽视,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话不被重视,父母不懂自己,从而产生不满和抵触。

这种抵触和不满,也会让孩子不愿听父母的话,面对父母给出的建议和要求时,ta不但不听,甚至会顶嘴、对抗。

由于亲子之间的沟通不畅,矛盾也会越来越多。

其实,比说教更重要的,是学会倾听。

会倾听,是沟通最重要的一种态度。

当父母能闭上自己的嘴吧,认真听孩子倾诉,听到了他传递给你的信息,听到了他的情绪,听到了他的诉求,不加评判,并适时表达给予TA的关心,孩子就感受到了你的尊重,获得了被尊重的满足感,情绪也就变得随和,平静。

当孩子能被听见,TA也会更愿意听父母的话,孩子青春叛逆期也就不见了。

三、能拥抱,有接触

孩子初中时的一次家长会,让我感触很大。

会场上,老师问在场的家长:“最近抱过孩子的家长请举手。”几百人的会场,举手的家长寥寥无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因为工作忙,或孩子长大了,就不好意思再拥抱孩子、牵孩子的手了,减少了与孩子的肢体接触。

有研究显示:父母的肢体抚触和拥抱,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的安全依恋感,促进亲子之间的信任,减少不良情绪,达成良好的亲子连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当孩子因为跟同学相处不恰而神伤,当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落泪时,父母的怀抱是孩子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

就像他们小时候摔倒,因为疼痛而哭泣,你把TA抱在怀里安抚一样。

因此,当孩子受到挫折,遇到难题,情绪崩溃时,什么也不用说,拥抱一下孩子,TA的情绪就会变得平和,因为爱可以抚平一切的伤口啊。

四、能给孩子松弛感

很多父母总是很着急,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升学、高考制度等择优录取的制度,让很多父母都放松不下来。

紧绷的家长,加上内卷的环境,很容易让家长焦虑,让孩子压抑。

孩子过度压抑,就会有叛逆的想法,越轨的举动。

你越不让孩子做什么,他就越要做什么。

比如,你不让他接触网络游戏,可他就对游戏新奇,玩起来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蒙台梭利博士曾说过: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

你没有办法强求,过分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轨迹,父母越放松,孩子越强大。

孩子到了青春期,渴望独立,父母就要改进教育方式,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把学习、生活的权利逐渐还给孩子。

父母能够给孩子松弛感,有足够的容错率,不在小事上消耗孩子,孩子也会更愿意亲近父母。

(以上图片均来源了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因为这样的家,对孩子来说,是自由的、轻松的、是温暖的港湾,而父母就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

总之,父母想要与孩子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仅在于多鼓励,多引导,更在于与孩子的日常相处过程中的细微之处。

当孩子遇见难题时,爸爸的一个眼神,妈妈的一句赞许,父母的一次倾听,一个拥抱,一分理解,这些才是亲子关系良好的基础和养分。

在孩子青春期阶段,让我们学会看见,学会倾听,多多拥抱,给孩子自主、松弛感的家庭环境,孩子自然会主动亲近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育儿   孩子   叛逆   亲近   父母   自然   家长   松弛   情绪   青春期   亲子   手机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