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毁了整部剧!《以法之名》的最大败笔,就是这4位“戏混子”

《以法之名》自播出以来,就受到了网友的广泛追捧和夸赞。

从制作班底到演员团队,没有一个是拉胯的,剧中几位来自《风吹半夏》和《狂飙》里的演员依然演技在线,让观众看得很爽。

而一部好剧就是可以让观众发掘一些好的演员,这就是爆剧带来的流量

像是饰演皱眉的徐梵溪,在知道丈夫去世,再到丈夫的遗体被误烧的片段中,徐梵溪的哭戏让许多人都感觉到了她的悲伤和憔悴。

还有剧中饰演张文菁的董晴,强大的台词功底令无数的观众折服,哪怕是在表演情绪激动的情绪下,依然有着相当清晰的表达能力,哪怕不用细看字幕,也能听清楚她说的每一个字,不禁让人感慨,这就是好演员该有的实力。

可是一部剧,有演员的对比就会出现差距,有了差距就会发现一些“戏混子”在剧里面“摸鱼”,有些人是演技不过关,有的是表情僵硬,还有的人原本口碑很好,却因为这次的表演问题而备受粉丝诟病。

这几位演员更是拉低了整部剧的观看体验。

演技趋同化的“扛把子”?

作为剧中的主角,张译这次的出演可谓是口碑两极分化严重。

虽然他各类奖项加身,但他过于趋同化的表演却让观众们感到了失望。

表情木讷,说话也没力气,让人看着相当出戏。

有网友直言,张译这次的表演,就像是照搬的《鸡毛飞上天》中的陈江河,之前被评价为“演谁像谁”的他,如今也被人说成了是“千角一面”。

在剧中,洪亮作为检察官,他的表演显得有些过分的浮夸,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真实感。

有人说这就是张译的演技退步了,拿奖以后要开始吃老本了。

而支持他的人则是说,张译对洪亮的塑造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人物的矛盾点很足,官职不大,平日过得谨慎还有点小圆滑;出身寒微,本就有一些骨子里带的自卑情绪;而且和高官岳父江旭东在同一个屋檐下十几年,本身就是一个内心十分压抑的设定。

这种情绪也造就了这个人物就有一些窝囊和拧巴。

人物就不是一个完美正义的“伟光正”的角色,反而在张译的表演下,让洪亮这个角色表现的更接地气了一些。

可以说他的角色有争议很正常,甚至说找个别的演员来代替他的表演,并不一定能演的比他要好。

他演的不是角色,而是一个内心纠结的活人。

和他同样抱有演技争议的就是蒋欣。

有人说这是编剧的问题,为了剧情的先抑后扬,刻意把邓雅萍塑造成了一个主观情绪化的人。

也有人说蒋欣的演技像是在现代剧里又看见了“华妃”的影子,认为她的形象不像是一个多年从事司法工作的检察官,反而像是一个感情用事,丝毫冷静不下来的“冷宫妃子”。

“压迫感”很足,但是其他的情绪却总有些表达不到位,表现不出来角色该有的气质,也没体现出角色应该有的“稳重”。

作为整部剧的两名主角,张译和蒋欣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非议。

而且两人的角色都呈现出来了一定的“同质化”问题,让观众觉得这像是“陈江河”在和“华妃”一起演戏,而且前面的人设和剧情和后面的割裂感太重,这确实要甩一部分锅给编剧。

但是作为在娱乐圈中十分有名的两位演员,应该有更强的专业素质来对角色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

一成不变的跳戏者

剧外,我们作为观众,总喜欢给一些演员贴上“小鲜肉”和“老戏骨”的标签,可由于丁代勇的表现,让挺多网友吐槽,现在“老戏骨”的演技居然也开始塌房了。

剧中的丁代勇,似乎就真的只会演绎某一种角色,有人说他还是在演《人世间》中那个行为举止相当暴躁的“父亲”。

剧中的禹天成,本应该是一个阴仄狠辣,并且带有些神秘色彩的黑恶势力角色,可是丁代勇的表演,可以说是演的还有一丝“土味”在身上。

其实也有网友替他开脱,说丁代勇的“坏”一看就是演的,但是他的“憨”,绝对是真的。

别的演员表现自己生气的时候,表情戏都是很丰富的,比如用眼神表现出来的阴狠,又或者用脸红来表明自己的极端愤怒。

可丁代勇却像个菜场被气到的大爷,嘴一歪,转过身就开始大声喘气。

这种和人设不符合的行为,让许多观众看了的都感觉相当出戏。

没有情绪波澜的眼睛

再就是饰演陈胜龙的赵煊,你很难看得出来他的面部表情有什么合理的变化。

按理说作为黑恶势力的“上位者”,想要体现出人物的“疯感”,就一定要对自己的表情下功夫,可是这个陈胜龙就是给人一种“时刻都在演戏”的感觉。

想要刻画一个人喜怒不形于色的压迫感,眼神上的变化是关键,可是赵煊的眼睛似乎从始至终都没有正眼看过其他角色。

这就更不要说能从他的戏里看到眼神戏了,没有了人物的“神韵”,整个形象的气质就下降了一大截,而且就连骂人的时候也是有一种“目中无人”的感觉,他的眼睛像是没对焦一样,不知道是不是角度的问题,说话的时候不知道在四处看什么。

还有他那一场在办公室大楼开卡丁车的戏份,本来是想把他的“激动”和“疯批”属性拍出来,可实在是架不住他的表情过于僵硬,根本没有那股“疯癫”劲头。

他表情上的“轻松写意”和他嘴里的激情笑声完全对不上,让本来压迫感应该很强的一段戏,差点让人笑出了声。

他的这个表情哪怕是最后自己要杀青的时候,也没有过一点的改变。

毕竟是看过“剧本”的人,对自己的命运好像一点都不感到惊讶。

同样是“黑恶势力”,同样是集团老板,对比《狂飙》中的“疯批”,眼睛动一动,就能看的出来谁更让人感到“危险”。

结语:

《以法之名》总体来说的剧情还是很不错的,只不过有些角色的塑造确实给观众留下了不少的争议和诟病,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演员的问题。

可能是选角的不合适,也可能是拍摄的角度有些问题。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意见,每一位观众也会有自己的看法。

小编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希望和各位在评论区深入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9

标签:娱乐   混子   败笔   角色   演员   观众   演技   表情   剧中   情绪   人物   眼睛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