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年发3种货币主权债!美元债遭1182亿疯抢,认购超30倍

4月在伦敦成功发行60亿元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后续在香港推出40亿美元主权债,11月17号当周又将在卢森堡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

一年内,中国相继推出三种货币的主权债发行计划,此等举措在历史长河中实属鲜见,迅速吸引全球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各方目光纷纷聚焦于此。

作为常年关注财经动态的人,我觉得这事儿绝不是简单的融资操作,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对接全球资本市场的深层考量,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捋清楚这盘大棋。

三币种主权债为何能引爆全球资本

香港发行的40亿美元主权债一亮相,就直接点燃了全球资本的热情,原计划发行规模仅40亿美元,未曾想竟引发资本热潮。最终,高达1182亿美元的资金踊跃入局,认购规模达发行规模的30倍,着实令人惊叹。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5年期品种,其认购倍数惊人地飙升至33倍,夸张之势尽显,这一佳绩成功刷新了历次美元债发行的最高纪录,着实令人惊叹。

更值留意的是,近半份额被主权机构投资者收入囊中,这些投资者来头不小,皆是其他国家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之类的重量级机构。

能得到这类机构的青睐,可不是靠宣传造势就能实现的,这背后是中国长期稳健的主权信用,以及扎实的经济基本面在支撑。

全球资本愿意把真金白银投过来,本质上就是认可中国资产的低风险属性,再看伦敦发行的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利率低得让人意外。

3年期利率仅1.88%,5年期亦不过1.93%,此水平竟低于香港市场同期国债利率,本以为这般低利率吸引力有限,未曾想,先前的担忧纯属多虑。

这只债券最终获415.8亿元资金认购,认购倍数达6.9倍,伦敦身为老牌金融中心,此前不少机构对人民币资产存有偏见,而此次债券热销,有力地打破了这一固有认知。

即将于卢森堡发行的40亿欧元主权债,公告显示其发行利率区间处于3.05%至3.15%,较德国国债仅高出0.2%至0.3%,利差相对有限。

可能有人会疑惑,这个利率水平会不会让投资者望而却步?但看看同期其他欧洲国家的情况就知道答案了。

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所发行的欧元主权债,利率急剧攀升,已然达到6%至7%的高位水平,这一态势值得密切关注。

由此观之,较低的利率实则彰显了中国的信用实力。即便设定相对低的利率水平,中国依然能够凭借自身魅力,轻而易举地赢得全球资本的垂青。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对中国主权债的认可也能说明问题,标普授予A+评级,穆迪给出A1评级,惠誉评定为A+,均处于投资级前列。

这些评级结果为全球资本投资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主权债的优质属性。

与新兴市场国家主权债发行情况相较,中国多币种主权债即便处于低利率环境,仍获高认购倍数,充分彰显其作为全球优质资产的稀缺特质。

不只是融资,更是开放的战略考量

或许有人会存疑,既然已发行美元债券,缘何还要发行欧元债券与人民币债券呢?此等行径,莫非是在进行毫无意义的重复操作?

这般循环往复,着实引人深思,难道就没有更为高效的解决之道?我一开始也有过类似的疑惑,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背后藏着国家分散风险、优化融资结构的大智慧。

发行美元债,可面向全球投资者,亚洲、欧洲、中东及美国等地资金皆能被吸引,极大拓宽了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注入多元资金活水,助力其在国际市场开疆拓土。

美元身为全球首要储备货币,市场上美元资金规模庞大,与这部分资本对接,可使中国资产于全球最大资本池中崭露头角,赢得更多国际认可。

选择于卢森堡发行欧元债,实乃深思熟虑之决策,卢森堡素有“欧洲的华尔街”之称,作为全球最富裕、人均GDP居高位的国家之一,各类基金公司云集,闲置资金极为充裕。

在这里发行欧元债,能高效对接欧洲市场的资本,深化中欧资本市场的合作,而发行人民币债,核心目的则是为境外持有人民币的机构提供靠谱的投资选择。

早前不少境外机构手里握着人民币,却苦于没有安全稳健的投资渠道,人民币主权债的推出,让这些资金有了去处,还能实现增值。

这反过来又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形成“持有-投资-流转”的人民币闭环,如此看来,多币种发行的策略能有效规避单一货币汇率波动带来的融资风险。

美国、德国等主权债发行多以本币为主,而中国通过多币种布局,优化了整体融资成本结构,要知道,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曾因过度依赖单一外币发债,遭遇过汇率大幅波动引发的偿债压力。

中国的这种策略,不仅适合自身发展,也为其他新兴经济体提供了可借鉴的融资模式,人民币主权债在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发行,还能提升人民币在跨境投资中的使用频率。

之前在新加坡等亚洲金融中心的人民币债发行实践,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如今形成了多区域、多币种的人民币资产发行网络。

这一步步的布局,都在推动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金融舞台的中央,全球经济波动背景下,避险资金急需低风险优质资产。

中国主权债凭借稳健的信用表现和合理的收益率,自然成为了全球资本的“避风港”,疫情以来,全球资本增持中国债券的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这也为多币种主权债发行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外贸规模稳步扩大,外汇储备充足,这些扎实的经济基本面,为主权债的偿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让中国经济的韧性不断增强,全球投资者看到了长期投资价值,才愿意用真金白银投票。

多币种主权债发行是市场化配置全球资本的重要实践,它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决心和能力,也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体现。

主权债的火爆发行,还能带动中资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信用认可度提升,企业海外融资的环境变得更有利,形成了“国家信用带动企业信用”的良性循环。

中国一年内多币种主权债的密集发行与火爆认购,绝非简单的“借钱”行为,这背后是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韧性和主权信用的高度认可,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具体行动。

多币种布局既实现了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优化了融资成本,又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未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开放,中国资产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将不断提升。

人民币也将逐步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这盘兼顾当下与长远的发展大棋,走得又稳又远。

它既展现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也为未来的发展铺好了更广阔的道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与全球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美好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财经   主权   中国   货币   美元   人民币   全球   资本   卢森堡   利率   融资   资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