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语迟
编辑|江娱迟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刻?用Uber叫车时惊叹定位真准,去医院做MRI时感慨检查真快,甚至刷手机上网时都觉得信号太方便。
可你知道吗?GPS的核心原子钟来自二战后的政府科研,MRI的技术突破靠数学研究所的经费支撑,互联网更是从联邦资助的项目里长出来的。
但现在,培育这些奇迹的土壤正在被铲掉,美国要把国立卫生研究院预算砍40%,国家科学基金会直接砍半还多。
花1块钱能赚5块钱的买卖,为啥偏要叫停?这事儿真得好好说道说道。
你敢信吗?有经济学家算过,每给科研投1美元,最后能给国家带来5美元的GDP增长,要是算上治病更方便、人活得更久这些看不见的好处,回报还要更高。
这可不是空口吹牛,德州农工大学的研究者盯了几十年数据发现,二战后美国企业生产率的四分之一,都来自公共科研的拉动。
更关键的是,这回报虽然要等5到10年,却能持续一辈子。
就像二战时搞的原子钟,谁能想到几十年后撑起了GPS?GPS又意外催生出Uber这样的大产业,比起基础设施投资,科研这钱花得太值了。
可现在呢?1964年科研投入占GDP快2%,如今跌到0.6%,是70年最低!难怪美国生产率增长慢了,这不是自断财路吗?
总有人说“让企业投呗”,可企业的算盘打得精啊!他们只愿投能快速赚钱的技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基础研究,比如数学公式、材料原理,根本没人愿意碰。
但偏偏是这些“冷学问”,才是科技突破的根。
巴黎高商的研究早就说了:公共科研的知识溢出效应,是私营的3倍!就像陶哲轩所在的数学研究所,靠联邦经费搞出的成果,把MRI扫描时间缩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可现在呢?国家科学基金会一边说要支持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一边把支撑这些技术的数学、物理经费砍了67%!这不是矛盾吗?砍了根基,还想建高楼?
最让人无奈的是,这么划算的投资被砍,根本不是因为“不赚钱”,而是政治吵架闹的!
华盛顿的争论从来都是“故事战”:科学家说互联网多伟大,保守派喊好多项目没成果。
可谁忘了?基础研究本来就没法预测结果,当年谁能想到不起眼的原子钟能改变世界?
现在的情况有多糟?陶哲轩搞了25年科研,第一次喊“绝望”,他所在的顶尖数学研究所被突然断粮,靠民间捐款才勉强活到年底;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600项癌症临床试验要黄,绝症病人没了盼头。
更可怕的是,专家说了,这么砍下去,7到10年后美国经济增长肯定掉下来。
说真的,科研经费从来不是“浪费”,而是给子孙后代攒的家底。
你今天用的每一项便利科技,都是十年前有人默默投钱种下的种子。
花1块赚5块,还要啥自行车?可现在,美国正把这颗金种子扔了。
希望那些吵架的政客能想明白: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装的是未来的抗癌药;黑板上的数学公式,藏着下一个GPS的密码。
别让政治博弈的私心,断了全人类的希望,毕竟对科学好一点,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未来好一点啊。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