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工业这些年走得稳扎稳打,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发动机领域尤其突出。国外有些媒体看在眼里,其实心里清楚,这一步步进步是实打实的成果。
中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发展,从上世纪末就开始布局。那时候,歼-20项目启动,发动机成了最大瓶颈,早期的原型机用的是俄罗斯的AL-31F系列,推力够用但可靠性一般。2010年左右,我们向俄罗斯提出买117S发动机技术,他们不卖,只肯卖整机苏-35S。谈判拖了五年,到2015年才签协议,买了24架,花了20多亿美元。2016年,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成立,整合资源,投入大笔资金,员工近10万人,重点攻关涡扇-15。2022年,单台涡扇-15装上歼-20试飞成功,直到2023年6月,双台配置首飞,视频流传开来。
美媒报道说,这标志着中国摆脱了对俄制动力的依赖,空军实力上了一个台阶。俄罗斯作为友好伙伴,早年合作帮了大忙,现在我们自力更生,也为中俄关系注入新活力。
2023年6月巴黎航展,中国展台低调摆出歼-20模型,没大肆宣传。西方观察员盯着看。展后四天,涡扇-15双发试飞视频出来,美媒直呼没想到。一位退休北约情报官员说,没人希望中国人能设计制造自己的喷气发动机,这会让“威胁级别”升好几档。过去,中国军机多靠俄制动力,歼-10、JF-17都用过类似型号。WS-15的出现,改变了格局。
美媒分析,涡扇-15性能接近F-22的F119,甚至在某些指标上更好,如燃烧稳定性和低空高速表现。2024年9月,清晰照片显示歼-20A装备WS-15,隐身设计优化,机动性增强。西方施压乌克兰不卖技术,限制机床出口,但我们靠自主创新绕过去了。中国进步快,让美方惊讶。
而涡扇-15量产后,歼-20性能全面提升,能超音速巡航,航程载荷达设计标准。2024年交付空军,2025年上半年报道显示,批量装备加速。比起早期WS-10的7.5推重比,现在WS-15超10,耐用性虽需时间检验,但差距在缩小。美媒承认,这让太平洋地区平衡倾斜,中国空军更具威慑力。前解放军教官说,WS-15实验成功,但批量生产还需优化。
未来,结合歼-35的涡扇-19,舰载机群实力上台阶。俄罗斯苏-57用类似技术,我们合作友好。朝鲜航空发展,我们愿意分享经验。
科技强国靠创新,我们齐心协力。整体看,中国航空工业从跟跑到并跑,体现了民族自强精神。国外酸话听着就行,我们始终在走自己的路。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