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带头,要拿五常“开刀”,先从废除一票否决权开始?

联合国快要80岁了,可安理会的那一套玩法,还是1945年的老剧本,最近,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话掷地有声:改革安理会,限制一票否决权,势在必行。

这不是小修小补,而是动了五常的“根本”,一句话,联合国的领导人,似乎真准备带头“开刀”五常了,问题是,他能动得了这把刀吗?

眼下,全球动荡不安,俄乌冲突、巴以战火,安理会不是开不出会,就是开会没结果,古特雷斯的改革呼声,听起来像是一记当头棒喝。

但背后却是一个绕不开的悖论:要想改革,就得五常点头;可这改革,动的偏偏是五常最不想动的蛋糕。

为什么改革声浪此时高涨?

1945年,联合国刚成立,安理会五常的设置,是为了让二战战胜国有权力“管全球”,《联合国宪章》第27条明明白白写着:五个常任理事国,谁不同意,决议就过不了,一票否决权,从那时起就是五常的“护身符”。

问题是,现在的世界早就不是1945年了,经济强国层出不穷,印度、巴西、日本、德国这些国家,GDP加起来占全球比重超过20%,可在安理会,他们连个常任席位都没有,说白了,就是“实力上桌,座位不够”。

而且,不是有新玩家没位子的问题,更要命的是这张桌子开不了会,俄乌战争打了这么久,安理会关于制裁俄罗斯的提案几次三番被俄罗斯自己一票否掉。

巴以冲突死伤无数,想促成停火,美国一张否决票就把提案给按死了,不是没人想干事,是干事的人被“规则”拦在门外。

这不是偶然,是系统性瘫痪,安理会成了五常的“自留地”,全球热点一爆发,五个国家就各拉各的阵营,谁都别想动谁。

而古特雷斯,作为联合国秘书长,公开站出来说:“我们不能再等了,”这已经不是修修补补,而是对整个国际秩序底层逻辑的质疑。

更重要的是,他不是随便说说,他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个持续公开呼吁改革安理会的秘书长,他的喊话,代表的是联合国系统内部越来越强烈的焦虑:如果再不改,联合国可能真的会被边缘化。

英法提案引风波

古特雷斯的“开刀”不是一人之举,他站的,是英国和法国提案的队伍,这两个老牌常任理事国,自己也在喊:否决权不能再是挡箭牌,至少在一些极端人道危机面前,得让步。

他们的提案没说废除否决权,而是建议在发生战争罪、种族灭绝、严重人道主义危机时,常任理事国该“自我克制”一下。

谁来判断是不是危机,秘书长或三分之二的联大成员国说了算,简单说,就是想通过“舆论+程序”双重压力,让五常在关键时刻别总举手反对。

法国和英国还提议,谁要用否决权,得出来说明理由,这不是“你说了算”,而是“你得说得通”,透明度一提高,否决权的“神秘感”就没了,滥用的空间也会被压缩。

当然,英法也不是完全无私,他们知道自己影响力在全球正逐步下降,推动这类改革,既能站到道德高地上,也能在国际舆论场上刷一波“软实力”。

更关键的是,他们推出的改革方案看起来激进,但其实保留了“自愿克制”的模糊地带,刀锋对外不对己,属于“改别人可以,动我就再想想”。

古特雷斯的支持更像是给这把刀加了一点亮光,他不可能单方面推动改革,但他可以把这事“闹大”,借联合国80周年这个节骨眼,把改革议题重新推上全球议事桌,就算真改不了,也要让五常感受到压力,让世界看到联合国不是“摆设”。

谁最不想刀落?

不过,提案归提案,现实归现实,安理会改革的最大难题,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政治结构性的,一票否决权,不是一个规定那么简单,它是五常在联合国体系中最核心的权力保障。

对美国和俄罗斯来说,这就是底牌,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否掉了所有谴责它的决议;以色列问题上,美国的否决权更像是“保护伞”,他们用得最多,也最离不开,一旦这张牌被削弱,那就是战略空间被压缩。

中国的态度一向克制,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使用否决权的次数在五常中是最少的。但凡牵涉到主权、不干涉内政、核心利益的问题,中国的立场是清晰的:不能让否决权变成“多数人的胁迫工具”,改革可以谈,但不能动根基。

至于英国和法国,他们提案归提案,真要动到自己头上,恐怕也得掂量掂量,毕竟在五常这个俱乐部里,谁都不想轻易把“金卡会员”的特权交出去,他们更像是希望通过有限度的改革,稳住自身地位,不是真想把桌子掀了。

更别忘了,《联合国宪章》第108条写得清楚:任何修宪,都得五常全票通过,哪怕99个国家都支持,只要一个常任理事国说“不”,改革就胎死腹中,这不是程序漏洞,这是设计本身,就是为了给五常留后门。

所以说,古特雷斯喊得再响,这场改革想动真格,先得说服五个“山头”自己愿意把刀架在脖子上。

古特雷斯的改革呼声,说出了许多国家的心声,但真正想“刀落五常”,尤其是砍掉一票否决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结构性的权力分配,注定了改革不会轻易发生。

现实或许只能退而求其次:增加非常任理事国,让更多国家有发言权;建立否决权使用后的解释机制,提升透明度,这些改变虽然不彻底,但可能是目前唯一能推动的改革空间。

联合国能不能改,不仅是一个制度问题,更是一场关于全球权力秩序的博弈,古特雷斯的喊话,像是敲响了一记钟声,但钟响之后,怎么走,还得看五常愿不愿意松手,哪怕只是一点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历史   联合国   否决权   秘书长   安理会   提案   俄罗斯   英法   全球   法国   英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